正文 第14章 健康育兒禁忌忌在嬰兒所在環境中吸煙(1 / 2)

準備懷孕和孕期時夫妻都不能吸煙,有了小孩,夫妻更不應吸煙。統計表現,如果嬰兒雙親每人每日吸1~10支煙,嬰兒發生腹痛者占45%;如果雙親每人每日在室內吸煙達20支時,嬰兒患腹痛可達91%。

美國一家醫療單位對嬰兒調查結果表明,若嬰兒在進食時家長在室內吸煙,煙霧在空氣中繚繞,嬰兒往往發生啼哭,同時雙拳緊握,雙膝屈曲,顏麵發紅。這是因為嬰兒的嗅覺、味覺都比成人敏感,在嬰兒進食中,香煙煙霧的異味可刺激嬰兒的迷走神經,導致嬰兒胃腸道發生痙攣性收縮,使嬰兒產生劇痛,發出尖聲啼哭。另外,煙中有很多尼古丁之類的毒素,如果嬰兒生活在煙霧的環境中,等於小兒被動吸煙,其危害也不校

忌新生兒房間長時間開燈

據研究顯示,睡眠時開燈,會使得人體免疫功能降低。

經常值夜班的,例如空姐、電信、護士等夜班一族,癌症的發病率比正常人要高出2倍。同樣,對嬰兒來說,晚上長時間開燈也是有害的。

英國一家醫院的新生兒醫療研究小組報告,晝夜不分地經常處於明亮光照環境中的新生兒,往往出現睡眠和喂養方麵的問題。研究人員將40名新生兒分成兩組,分別放在夜間熄燈和不熄燈的嬰兒室裏進行觀察,時間均為10天。結果前者睡眠時間較長,喂奶所需時間較短,體重增加較快。

有關專家認為,新生兒體內自發的內源性晝夜變化節律會受光照、噪聲及物理因素的影響。在這種情況下,晝夜有別的環境對他們的生長發育較為有利。另外,房間長時間開燈也會影響新媽媽、新爸爸的休息,應該避免。

忌嬰兒在嘈雜環境中生活

嬰幼兒的中樞神經係統發育尚未健全,長期受噪聲刺激,會使腦細胞受到損害和使大腦發育不良,使孩子的智能、語言、識別、判斷和反應能力的發育受到阻礙而成為低能兒。噪聲還影響嬰兒的睡眠,造成生長激素和其他有助於生長的內分泌激素的分泌減少,影響嬰兒的生長發育,使其個子長不高。噪聲還會使小兒食欲下降,消化功能降低,出現營養不良;噪聲刺激交感神經,使之緊張,並損害聽力,形成“噪聲性耳聾”。

因此,嬰兒不可接觸噪聲。按國際標準規定,一般居住處,噪聲白天不能超過45分貝,夜間不能超過35分貝。50分貝的噪聲可縮短健康者的睡眠時間;60分貝的噪聲可使70%~80%的人久久不能入睡或在熟睡中驚醒;80分貝以上的噪聲可以損傷人的聽力;120分貝的噪聲會使人的精神錯亂。噪聲對嬰兒的影響會更大。所以,家人不要在室內高聲喧嘩吵鬧,不要在室內跳舞、打牌,收錄機、電視機音量也不要過大,關開屋窗動作也要輕,也不要抱孩子到馬路、電影院去。這些嘈雜聲對嬰兒都不利。

忌嬰兒睡軟床

嬰兒出生後,全身各器官都在發育成長,尤其是骨骼生長更快。嬰兒骨骼中含無機鹽少,有機物多,因而具有柔軟、彈性大,不容易骨折等特點。

忌抱著新生兒睡覺

有的媽媽溺愛孩子,即使睡覺的時候也要把孩子抱在懷裏。這實際上對母子健康都是不利的。

新生兒初到人間,從此時起就要使其養成良好的睡眠習慣,讓孩子獨自躺在舒適的床上睡覺,不僅睡得香甜,而且還利於心肺、骨骼的發育。如果經常抱著孩子睡覺,不利於孩子呼出二氧化碳和吸進新鮮氧氣,影響孩子的新陳代謝,也不利於孩子養成獨立生活的習慣。

而且,產後母親的身體需要恢複一段時間,由於分娩使體力大量消耗,身體的抵抗力下降,如果經常抱著新生兒睡覺,母親就不能充分睡眠和休息。這樣一來,不僅影響體力恢複和生殖器官修複,而且也很容易導致某些疾病的發生。

忌新生兒趴著睡覺

嬰兒的骨質比較軟,很容易受外力的作用而發生變形。新生兒從早到晚幾乎都處在睡眠或半睡眠狀態,因此,各種不正確的姿勢會給孩子帶來不利,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甚至導致某些身體部位變形。在嬰兒期,尤其是新生兒期,孩子趴著睡覺容易使胸部受壓,妨礙肺髒的正常功能,影響二氧化碳的排出和氧氣的吸入,同時也會影響心髒的正常功能,心髒的跳動受阻。趴著睡時間長了,胸部可因長期受壓而變形,麵部也可因長期受壓而導致不端正或兩側臉部不對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