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大腦中控製手眼協調和識別物體等功能正在迅速發育。他的聽力、語言、嗅覺也變得更具有接受能力,而且更加活躍了。這段時間,當寶寶聽到你的聲音時,他甚至會直直地看著你,並“咯咯”地發聲,或者試著回應你的話。
1.寶寶發育成長
身體發育
寶寶滿月後對環境的適應能力已逐漸增強,顯得十分活潑,白天約有4~5個小時是清醒的,但夜晚睡眠時間變長。寶寶的頭也能靈活轉動了,小手也開始抓東西,似乎要試試自己的力量了,但仍是沒有目的,手眼不相協調,什麼東西都是一把抓。
當寶寶3個月時,清醒的時間就會更長,對環境的興趣也會增強。喜歡聽聲音,尤其愛聽快樂、輕鬆、溫柔的聲音,喜歡看親人高興的樣子。當他高興時會手舞足蹈,並能發出“阿哦”的聲音,甚至還會大聲笑。寶寶還漸漸會與父母“談話”,並表現出偏愛媽媽的傾向。
①體重:3個月時,男寶寶體重平均6.74千克(為出生時的兩倍),女寶寶體重平均6.22千克。
②身高:男寶寶身高平均62.4厘米,女寶寶身高平均61.1厘米。
③頭圍:男寶寶頭圍平均40.8厘米,女寶寶頭圍平均39.8厘米。
④胸圍:男寶寶胸圍平均41.2厘米,女寶寶胸圍平均40.1厘米。
寶寶第3個月時,腦細胞生長出現第二個高峰期。
動作發育
3個月時,寶寶的體重約為出生時的2倍,皮下脂肪發達,身體變得圓圓胖胖,看起來愈加可愛。由於肌肉的生長發達,脖子變得相當穩固,若是讓寶寶趴著,寶寶會嚐試用手、腳將胸部或肩膀撐離地板,有些寶寶隻要你出手幫忙,甚至會自己翻身。
語言發育
2個月大的寶寶,在有人逗他時,會發笑,並能發出“氨“呀”的語音。一旦發起脾氣來,哭聲也會比平常大得多。這些特殊的語言是寶寶與大人的情感交流方式,也是寶寶意誌的一種表達方式,家長應對寶寶的這種表示及時做出相應的反應。
感覺發育
當聽到有人與他講話或有聲響時,寶寶會認真地聽,並能發出咕咕的應和聲,會用眼睛追隨走來走去的人。
如果寶寶滿2個月時仍不會哭,目光呆滯,對背後傳來的聲音沒有反應,應該檢查一下寶寶的智力、視覺或聽覺是否發育正常。
心理發育
2個月的寶寶開始有了自己的情緒,喜歡聽柔和的聲音。會看自己的小手,能用眼睛追蹤物體的移動,會有聲有色地笑,有天真快樂的表現。對外界的好奇心與反應不斷增長。開始用咿呀的發音與人對話。
2個月的寶寶腦細胞的發育正處在突發生長期的第二個高峰的前期,不但要有足夠的母乳喂養,而且要給予視、聽、觸覺神經係統的訓練。每日生活逐漸規律化,如每天給予俯臥、抬頭訓練20~30分鍾。寶寶睡覺的位置應有意識地變換幾次。可讓寶寶追視移動物,用觸摸抓握玩具的方法逗引寶寶以促進其發育,可做寶寶體操等活動。這個時期的寶寶最需要人來陪伴,當他睡醒後,最喜歡有人在他身邊照料他、逗引他、愛撫他,與他交談玩耍,他才會感到安全、舒適和愉快。
3個月大時,寶寶會明顯表現出歡愉或不快的感情,表情也愈來愈豐富,一逗就會發出笑聲,全身表現出喜悅的情緒,媽媽一離開,會用眼光追隨著,若發現沒有回來,便企圖用哭聲喚回媽媽。
智力發育
孩子的智力開發越早越好,最好是從孩子一出生就著手,而不必等到孩子懂事才開始。家長要善於發現孩子的特長,讓他們迅速發展,早日成才。1個月後的寶寶已經可以分辨媽媽的聲音。當他哭泣時,媽媽抱起他,若是對他說:“怎麼了?寶寶1此時寶寶會停止哭泣,豎起耳朵傾聽媽媽的聲音。
咿咿呀呀是語言發展的基礎,到了第二個月後半月,寶寶開始發出“阿哈、咕嚕”之類的聲音,有時他會一個人高興的自言自語,有些寶寶甚至會在媽媽跟他說話時發出回應般的聲音。
2.寶寶能力培養
天真快樂反應
當寶寶還隻有1個月時,他就會凝視媽媽的臉微笑了。2個月時,他就可以有更複雜的麵部表情,如苦惱、興奮、快樂,除了媽媽,別人逗他時也可能會微笑。約在2個月末、3個月初時,寶寶會明顯對照顧他的人,尤其是媽媽表現出“天真快樂反應”。這可以說是寶寶與人最初的交往,所以讓寶寶多與親善他的人接觸,經常引起這種“天真快樂反應”對寶寶成長是必要的。
與寶寶親切交談
寶寶在學會說話前,要經過一個語言的貯存準備期。1個月的寶寶就能感覺到噪音和其他聲音不同,2~3個月的寶寶開始懂得別人對他說話時的感情、情緒。當你友善地與他說話時,他會微笑,若你大聲或憤怒地說話,他會感到害怕,並往往會躲開。科學研究表明語言的發展除了身體、智力因素外,還受到情緒、語言環境、社會文化等因素的影響。不要讓寶寶感到不安,要給愛的鼓勵和支持,給寶寶豐富的語言環境,如周圍的人、電視、畫冊等。尤其是2~3個月的寶寶開始進入語言自發的發聲階段,大人要用親切友善的語氣和寶寶多說話,並可伴有多種表情。當3個月的寶寶會咯咯地發聲,高興的時候會自發地“咿呀”“啊呀”地“講話”時,這時媽媽應同樣“咿呀”“啊呀”地去應答他,和他對話,使其情緒得以充分地激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