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0章 如何解決女兒外陰瘙癢(1 / 1)

外陰瘙癢是指大陰唇外側、小陰唇、陰蒂等處或者陰道內有癢的感覺,可以擴散到肛門周圍及兩側股部。瘙癢的程度不一,有些僅僅有微癢的感覺,有些卻是奇癢難忍。多數瘙癢是陣發性的,在夜間會加重。

進入青春期後,少女處於發育階段,代謝旺盛,汗腺和皮脂分泌物較多;大小陰唇皺壁部分容易積存汙垢;進入青春期以後卵巢功能活躍,陰道排液增多;加上外陰離肛門和尿道都很近,容易受尿液和糞便的汙染,如果不注意局部衛生,這些不良刺激就會引起外陰瘙癢。有些婦女愛穿化纖內褲,使用不符合衛生要求的月經帶、月經墊等,這些都會引起瘙癢。

滴蟲性外陰陰道炎的發病率在青春期後明顯增多,這是因為雌激素所引起的陰道酸性環境是滴蟲感染的先決條件,因此幼女中少見的滴蟲感染到了青春期後便明顯增多。少女感染滴蟲主要是通過公共浴池、浴盆、浴巾、便器、與患病親屬接觸等間接途徑所致。

此外,外陰瘙癢也可能是全身性疾患,如糖尿病、黃疸、白血病、貧血病等的症狀之一。這時可能伴有其他相應的臨床表現,仔細問診和檢查後不難發現原發疾患。有時外陰瘙癢也可成為全身性疾患的第一症狀,如糖尿病時的陰部黴菌感染;股癬、疥瘡等其他皮膚病也可引起外陰瘙癢。

為預防疾病發生,應對青少年加強衛生宣傳教育,加強性知識教育,使少女在進入青春期後了解和認識自己身體所產生的種種變化。注意公共場所的衛生,禁止性傳染疾病患者和滴蟲患者進入遊泳池、公共浴池,嚴禁租借遊泳衣褲。堅持和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每天換內褲和清洗外陰,使用坐式便器前注意清潔或墊用衛生紙。如果發生外陰瘙癢症狀不要諱疾忌醫,要及時診治,千萬不要自己亂用藥或為庸醫所騙而耽誤病情。

1.保持外陰局部清潔衛生。月經期間要選用潔淨的衛生帶及消毒紙;每天清洗陰部1~2次,洗時動作輕柔,切忌用過熱的水和肥皂洗燙。為了止癢,清洗擦拭外陰後可塗敷含硼酸氧化鋅成分的撲粉,以保持患處皮膚幹燥。

2.盡量不要用手搔抓。搔抓不但不能止癢,反而容易搔破外陰皮膚,而引起繼發病變,如苔蘚樣硬化、肥厚及外陰白色病變,甚至惡化癌變。

3.穿著柔軟、吸水性強的棉布質地的內褲,最好不要穿尼龍化纖類的內褲,並要勤換勤洗。

4.忌食辛辣發物,另外還要做到不吸煙、不飲酒。

5.要讓孩子保持情緒穩定,盡量克製用手抓撓或摩擦患處。

6.如有局部病變(如各種陰道炎症以及全身性疾病等),要及時到醫院就診,不要因羞於求醫而貽誤病情。

為了緩解外陰瘙癢的局部症狀,可以在醫師的指導下用一些鎮靜劑、抗組織胺藥和局部止癢劑,如撲爾敏、安其敏、苯巴比妥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