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0章 孩子怕黑怎麼辦(1 / 1)

“我的孩子怕黑、怕鬼怎麼辦?”這恐怕是許多父母都曾有過的困擾,其實孩子的各種恐懼,都是成長過程中必然伴有的現象。一般來說,這種恐懼在形成之後,往往會隨著年齡增長而逐漸消退。但有些孩子則不會,相反,恐懼程度還會增加,久而久之則會變成恐懼症,進而影響孩子人格的正常發展與日常生活行為。

明明一大早來就給他的同桌說昨晚發生的事,“昨天晚上真是嚇死我了,我正在做作業,突然我們家停電了,黑黑的一片。我一下子就看見窗戶那塊兒出現了一個鬼的影子,一閃就不見了,好嚇人。我趕緊喊媽媽。我怕我被那個鬼抓走,要是被鬼抓去了,他們就會把人心掏出來的。”其實明明以前挺大膽的,但自從他的同學紅紅跟他講了鬼故事以後,他覺得真害怕。現在他都不敢一個人在房間裏睡覺,害怕鬼會來,晚上上廁所也會叫媽媽。

當孩子對某樣東西產生恐懼時,不要嗬斥孩子,說他是“膽小鬼”、“真沒用”,而應該找找原因,看看孩子害怕的到底是什麼,造成他恐懼心理的原因在哪裏,要幫助孩子克服恐懼的心理,這樣才更有利於他的成長。父母可以用以下方法幫孩子走出恐懼。

1.讓孩子多接觸那些不危險的事物,以解除其恐懼心理。家長可以讓孩子摸一摸使之害怕的物體,或者家長親自摸一摸讓孩子感到害怕的物體,或家長親自到孩子認為可怕的地方看一看、待一會兒,讓孩子看到確實沒危險。在孩子上幼兒園或學校之前,可先帶孩子去看一看幼兒園或學校,見一見老師和小朋友等等,這對解除遷移性恐懼和傳染性恐懼是有效的。

2.平時批評孩子時,注意不要強刺激。在孩子不聽話時不要用“你不聽話,鬼怪就會來把你吃掉”、“你不好好吃飯,就把你關到黑屋子裏去”之類的話來嚇唬孩子,雖然孩子可能因害怕而一時聽話,可是,也許這招已經使孩子的心理產生了恐懼的陰影。所以,平時盡量用正確的方法來教育孩子,不要動不動就嚇唬孩子。

3.要以身作則,對有些事物不要過分渲染或誇大。孩子身邊如果經常有父母或親人的陪伴,給他安全、親密的安慰,孩子是不會產生恐懼心理的。但如果父母本身就怕這怕那,經常大驚小怪或尖叫,孩子自然也會產生負麵的模仿,並且還會加深他的畏懼感。

4.盡量不讓孩子看比較恐怖的電視節目。現在的很多電視節目充斥著暴力、屠殺或者鬼神等內容,或者一些凶殺、棄屍的新聞,這些節目很容易造成孩子的恐懼心理。因此在為孩子選擇節目時,一定要謹慎,盡量避免讓孩子看到這些節目,以免加深對黑暗的恐懼感。

5.可以借講故事說清孩子所害怕事物的真相。如果家長發現孩子在晚上有害怕“鬼”的傾向,卻無法得知他為什麼怕“鬼”,那可以嚐試用講故事的方式,驅逐孩子心中的“鬼”。家長可以一邊說給孩子聽,一邊讓他說說他的感覺,以弄清他真正害怕的地方。這樣孩子可以從故事中得到一些心理安慰,並且以美好的事物充實心靈。

家長應該盡可能讓孩子說出恐懼的具體內容,這樣可以幫助孩子克服心理上的恐懼感,還可以進一步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