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到夏天,很多家長就擔心孩子曬太陽會中暑或曬黑,都喜歡把他們捂在家裏吹空調,這是很不科學的。應該多帶孩子去曬曬太陽。
日光中主要有紫外線、紅外線和可見光三種光線。其中以紫外線對孩子的影響為最大,這種光線盡管肉眼不能看到,卻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增加皮膚彈力、光澤和柔軟性,增強皮膚的抵抗力,並能刺激機體的造血機能,提高機體免疫能力,改善體內糖代謝,促進鈣、磷代謝和體內維生素D的合成,有效地預防軟骨病或佝僂病,還能促進血液循環,增進食欲,增強體質。紅外線也是一種不可見光線,它占日光的60%~70%,可透過皮膚到皮下組織,對人體起熱刺激作用,從而使血管擴張,加快血液流通,促進體內新陳代謝,並可起到消炎鎮痛作用。可見光則是肉眼可以看到的太陽光,它由紅、橙、黃、綠、青、藍、紫七色組成,對孩子的身體有著很多的好處。
(1)曬太陽能夠幫助孩子獲得更豐富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又叫“陽光維生素”,孩子皮膚中所含的維生素D3是通過獲取陽光中的紫外線來製造、轉換成維生素D,它可以幫助人體攝取和吸收鈣、磷,使孩子的骨骼長得健壯結實。對孩子的軟骨病、佝僂病有預防作用。
(2)曬太陽還能夠增強孩子的免疫功能、增加吞噬細胞活力。陽光中的紫外線有很強的殺菌能力,一般細菌和某些病毒在陽光下曬半小時或數小時,就會被殺死。
(3)曬太陽還能很好地調節孩子的心理。日光在調解人體生命節律以及心理方麵也有一定的作用。曬太陽能夠促進人體的血液循環,增強人體新陳代謝的能力,調節中樞神經,從而使人體感到舒展而舒適。
(4)陽光中的紫外線還可以刺激骨髓製造紅血球,提高造血功能,從而防止貧血。
太陽雖好也不能過度曬,也要講究方法,隻有用正確的方法曬,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所以家長也要注意以下幾點。
1.注意孩子曬太陽的時間。最佳時間以上午6~10點為宜,此時陽光中的紅外線強,紫外線偏弱,可以促進新陳代謝;下午4~5時紫外線中的X光束成分多,可以促進鈣、磷的吸收。
2.用正確的方法給孩子曬太陽。孩子必須滿月後才能進行日光浴,時間應循序漸進、逐漸延長。開始先曬手和臉,每日1~4次,每次5~10分鍾不等,以後逐步擴大部位。
3.曬太陽時不要給孩子“全副武裝”。有的父母怕孩子被曬黑,就給孩子戴著帽子、手套和口罩曬太陽,這樣很難達到目的。最好根據當時的氣溫條件,盡可能暴露皮膚,才能使陽光和皮膚親密接觸。此外,曬太陽時最好穿紅色衣服,因為紅色衣服的輻射長波能迅速“吃”掉殺傷力很強的短波紫外線,最好不要穿黑色衣服。
4.不要隔著玻璃曬太陽。隔著一層玻璃接受紫外線照射,效果會減少30%。因此最好帶著孩子到戶外去曬太陽。
5.曬太陽前不要給孩子洗澡。洗澡時可將皮膚中的合成活性維生素D的材料“7-脫氫膽固醇”洗去,降低了促進人體鈣吸收的能力。此外,孩子在空腹和剛進食後不宜進行日光浴。
在曬太陽時,一定要注意不能讓陽光直射孩子的眼睛,這樣容易把孩子的眼睛曬傷。
孩子的內心世界是豐富而複雜的,他們同大人一樣有自己的生活軌跡,有自己的行為方式,有自己的思維模式。但他們的內心世界又往往比成年人更為細膩、脆弱,即使微小如塵的事物,也可能引發他們心理上的波動。作為父母,在嗬護孩子身體的同時,更應該了解孩子的內心。走進孩子的心靈世界,觸摸那顆稚嫩敏感的心,幫他們走出困惑,排除煩惱,做好孩子的心理醫生,把他們培養成為陽光快樂、積極向上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