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5章 正確指導孩子吃零食(1 / 1)

不少家長對零食可謂“諱莫如深”,生怕孩子吃了零食後,對主食沒了胃口。其實,關於零食的學問還是很多的,一味製止孩子吃零食,也不一定是件好事。尤其是沒有條件做到少食多餐的孩子,零食作為一種補充,適當吃些並非壞事。

多項調查表明,零食所提供的能量可占青少年全天膳食中總能量攝入的20%~30%,零食提供的蛋白質、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在一天的營養攝入中也占有一定的比重。同時,零食還可提供一定數量的微量元素,並使孩子得到一定的營養補充。因此,不能簡單地讓孩子戒掉吃零食的習慣,但為了營養素的均衡全麵,又不能用零食代替正餐。所以,要積極引導,讓孩子學會選擇營養相對均衡、全麵的零食,使他們既能享受到吃零食的快樂,又能獲得良好的營養。但是過量的吃零食同樣是有害處的。

(1)影響消化功能。整天零食不離口,使胃液分泌失調,消化功能紊亂,食欲減退,對正餐不感興趣,結果必需的營養素得不到保證,熱量攝入也不夠,必然影響健康。

(2)導致營養不良。由於零食養分並不全麵,食量也不足,天長日久,必然引起營養不良。

(3)容易引起感染。吃零食時,往往是“隨手拈來”,最容易由於手不幹淨或食品不潔而致肝炎、腹瀉等疾病。

家長可以為孩子準備一些既衛生、又營養豐富的零食,如水果、酸奶、天然果汁、燕麥片、少量的巧克力及一些小點心,不要讓孩子吃那些“垃圾零食”,如果凍、薯片、爆米花、泡泡糖、話梅等一些甜食。家長一定要用正確的方法教育孩子吃零食。

1.吃零食要節製。零食可以吃,但要把握一個度。大量吃零食,就會直接地占去對成長有幫助的主食的位置,使腸道難以吸收到足夠的營養以供身體生長發育。長此以往,容易引起營養不良,造成個頭矮小等嚴重後果。

2.要為孩子正確挑選零食。在零食品種上應選擇營養較豐富的,含鈣、含熱量較高的,含維生素較多的食品,如水果、堅果等,少吃油炸、含鉛高的食品。

3.掌握吃零食的時間。吃零食應該在兩頓飯之間吃,不要在接近正餐時吃,以免影響食欲。臨睡前不要吃零食,睡前吃零食會增加胃腸負擔,影響睡眠,另外睡前吃零食如果不注意刷牙,容易發生齲齒。

4.看電視時尤其注意控製吃零食的量。如果不加控製,容易不知不覺地吃進太多的小食品。看電視多的孩子好發胖與邊看邊吃零食不無關係。

5.盡量減少高糖、高鹽及高脂肪的零食。高糖零食常會引致孩子蛀牙、癡肥等症;高鹽零食會引致心腦血管病;高脂食物會引致癡肥、腸胃問題。

6.吃零食時要注意衛生。那種不符合衛生標準的零食不要吃,尤其是那些直接手抓入口的零食,吃前一定要把手洗幹淨。在娛樂、走路、看書時及在公共場所,不要吃零食,因為那樣做既不雅觀,又不衛生。另外,零食不要裝在衣袋裏,也不要用廢舊報紙或不潔手絹包裹,以免被汙染。

7.不能將零食作為獎勵品。父母不要將零食作為獎勵、懲罰、安慰或討好孩子的手段,讓孩子養成以吃零食作為“交換條件”的壞習慣。因為長此以往,孩子會形成一種錯覺,以為獎勵的東西都是好東西,無形之中在心理上產生一種認知感,認為這些零食是應該吃的,而且很好吃。

家長不要給孩子吃難消化的零食。煎炸、刺激性大的零食也不應該吃。在吃零食的時候,家長也要注意孩子的安全,以免發生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