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長風破浪會有時】第四十六章一招(1 / 2)

幾位聞名涼州的大人物甫一出現,酒樓內轉眼就空蕩蕩。

候在樓外的六人,聽聞一聲巨響後,皆是精神一震。

破牆而出的人身材修長,長相年輕,守在樓北的兩人錯愕之下,反倒有些慶幸。

他們聯手對上那位背水城第一人,幾人本以為自己不會心虛,等到真要動手,才發覺終究還是沒了底氣。

隻是換成了一個麵生的年輕人,那就好辦許多,兩人本著寧殺錯毋放過的原則,瞬間出手。除了蔣葉歡,放眼涼州,能夠讓他們忌憚的也不過一雙手數目的人物,這個年輕人肯定不在此列。

早有準備的許恕之將劍上屍體一腳踹飛,借力縱身翻上樓頂屋簷。

身法利落的許恕之輕功也極其高明,身後兩人隻能堪堪跟上,除了步入上三境後的禦空而行,已經少有輕功可以追得上許恕之。

兩派掌門嘴角已經不自覺地露出笑意,這算不算是甕中捉鱉?

許恕之當然也知道,身後兩人不緊不慢,無非是仗著前方守株待兔的四人。

滯空之時,許恕之已經看到了另外四人,皆是氣機深厚內力不俗的高手。難免歎氣一聲,苦笑自嘲:“果然是個沒福氣的命。”

好不容易想著以後有機會裝一次高人風範,結果還沒焐熱,就徹底泡湯。

幾乎是瞬息之間,許恕之一氣吐盡再生一氣,渾身竅穴大開,澎湃真元噴薄而出,尚未出招,屋頂瓦片已經被掀得紛飛四散。

正因為許恕之的丹田有別於常人,而且有六把真元劍氣日夜不停地錘煉壯大這小千世界,所以相比於其他武夫,他的內腑也格外堅韌,這就給了司馬郎君做文章的機會。

下山之前,司馬郎君讓許恕之短暫閉關,其實就是打入了他的一縷劍氣。

臨行前,司馬郎君便說此舉是保命之舉,能用不上最好。

許恕之本來還有些將信將疑,因為司馬郎君直言這道劍氣乃是許恕之借用他的“劍意”使出,威力會損耗許多,甚至於僅剩下十之一二的劍氣威力也說不定。

可在一旁聽到這番話的南宮及卻撇了撇嘴,酸溜溜地嘀咕了一句:“十之一二,殺個宗師不也是夠了?要不然白老會一身輕鬆地把頂樓位置拱手讓人?”

等到許恕之真正親自駕馭這股劍氣,終於懂了南宮及那番話的意思!

幾乎是瞬間,許恕之就好比步入了宗師境界的地步,劍氣之磅礴浩大,感覺揮手間就有排山倒海之威!

此時此刻以寡敵眾,屠夫所傳的一招“破軍”,終於有了用武之地。許恕之不計後果地狂運內力,順著這縷劍氣,以劍做刀,一線劈出。

六大派掌門臉上欣喜還沒收走餘韻,就被一道鋪天蓋地的龐大刀罡籠罩,仿佛頭頂有一望無際的烏雲降臨,無處可躲,隻剩下麵如死灰。

“破軍”要旨,便是身陷重圍之後,畫地為牢。要求施展者置之死地而後生,我以身作引,掏空全身內力,萬刀齊放。此招在司馬郎君看來雖然略顯激進,但亦是不可多得的妙招,當真是衝鋒陷陣的最剛猛刀法。

平時看著含蓄的許恕之,出手之時才體現出那份勇猛決絕,無形中契合了劍魔留下的無上秘笈《劍經九卷》精要:一往無前,以攻代守。

也正因此,司馬郎君殘留那一縷劍氣,已經有他本人施展的近三成氣候。

在場六人,其實都要比柳眉、胡僧稍差了一籌,最高也不過是還丹境巔峰。麵對許恕之這滿含劍氣的一刀,盡管第一時間就各自全力出招抵禦,依舊脆如薄紙,被密不透風的劍氣切割得支離破碎。

最好的一人,也不過是保住了全屍,倒在數十丈外的血泊中。

遠處街邊尚有觀戰人群,皆是嚇得麵無血色,膽小者當場就嘔吐不止。

倒提雕龍劍落地的許恕之,宛如閻羅降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