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聖旨金牌上的文字(1 / 2)

從野外回來後難得清閑,躺在床上無意中看到書櫃上一本發黃的線裝書。起身拿出翻看原來這是一本拓帖,書已經破損很嚴重了,要是阿爸在的時候一定會認真的修複。可是他已經失蹤好些年了,而這些他留下來的書籍筆記我一直保持原樣沒有動過。要不是今天無意中看到的這本拓貼,我還不知道阿爸還有這麼古老的藏書。

拓貼封麵已經泛黃,字跡雖然不再清晰但隱約可辯,上書一行正楷《玉泉老人墓拓本》。‘玉泉老人’我倒是知道,那就是大名鼎鼎的耶律楚才。他的墓就在北京頤和園的昆明湖邊上,我大概推斷了一下這個拓本有可能是清乾隆年間的。

耶律楚才身前所願,死後安葬於元大都的玉泉山。雖然馬真皇後不重用他,但是由於看到他對蒙元朝廷的功勞,還是按照本人遺願將他安葬於當時的元大都。元滅明興後由於當時百姓對蒙元王朝的憤恨,他的墓曾經在明朝遭到過搗毀,所以我推斷當年不可能拓印耶律楚才的墓碑。而清朝就不同了,乾隆年間為了修建‘清漪園’也就是現在的‘頤和園’,曾經挖出過一個棺槨,進考證就是耶律楚才之墓。乾隆由於也是異族統治,並且敬仰耶律楚才是一代能臣,所以不但沒有將墓地遷移,而且還加以修繕並建立了祠堂。

考慮到以上兩點,這個拓本是清朝所拓可能性要大一些。一邊想著我隨意的翻看了起來,內容不多就是一些墓誌以及一些生平。有漢字也有蒙文,雖然我全都認識,可是由於不甚感興趣也就沒怎麼細看。翻著翻著看到了幾個如符號般的圖形,既不像文字也不像圖畫令人不解。我也沒有多想全都跳過,翻看到最後發現一首鋼筆抄寫的詩。

《陰山》

八月陰山雪滿沙,清光凝目眩生花。

插天絕壁噴晴月,擎海層巒吸翠霞。

鬆檜叢中疏畎畝,藤羅深處有人家。

橫空千裏雄西域,江左名山不足誇。

然後又是一行非常潦草的文字,寫著:‘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寶藏’。

這一看就是阿爸的筆記。詩雖是耶律楚才的名句,可是寫這一句‘成吉思汗黃金家族的寶藏’是什麼意思。難道這本拓貼還和傳說中的成吉思汗寶藏有關係,而且阿爸也太不愛惜文物了,在這麼珍貴的拓本上寫字。

正在為此遺憾,同學打來了電話約我在學校附近吃飯。我將拓本物歸原位,直奔約好的飯店。

朋友相聚自然格外高興,啤酒是叫了一打又一打。

“哎,你們看新聞沒有,一個國際考古隊在蒙古國發現了一個疑似成吉思汗墓的遺址。”一個同學神秘兮兮的說。

大家都笑了,其中一個同學說:“這也算是新聞,這樣的報道每年都要有幾個吧。”

這個同學說的倒是沒錯,關於成吉思汗墓葬的尋找和考察,各國的一些尋寶者以考古的名義一直在進行著。這些年來一直沒有停止過,可是花費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卻一直沒有一個確切的線索。而傳說中成吉思汗神秘的寶藏,也一直藏在地球的某一個角落不為人知。

我也加入他們的討論說了我自己的一些觀點,“我認為呀,蒙古先民雖然實行獨木棺土葬,但是隨著生活環境和遊牧習慣的改變以及獨特的信仰文化,比如說他們認為靈魂是永恒的肉體並不重要。所以說後來的蒙古族很有可能實行的是天葬。而成吉思汗死時正在打仗,所以天葬也是最為實際的一個可能了。”

他們幾個聽我說完,紛紛點頭表示同意。大家都知道這是喝酒時候的閑聊,誰也沒有當真去討論。無非是圖個哈哈一樂活躍氣氛,所以我稍微一認真大家也就隨聲附和了,其實我心裏明白我那也都是瞎猜的。不過有個同學還是不死心,“包勇,就算是你說的那樣,可是當年蒙古鐵騎搶來的無數寶物應該存在吧,它們一定被埋在了一個什麼地方了。”

同學們聽到後又是紛紛點頭,其中一個已經喝的醉醺醺了,卷著舌頭說:“對呀,要是能找到這個地方,那可是比什麼海盜寶藏啦,什麼阿裏巴巴的芝麻開門都要厲害。”

我又給他倒上酒繼續說:“厲害,厲害。等你晚上蓋好被子好好做個美夢,說不定就知道位置了。”

大夥兒都笑了,連他也笑著說:“包勇,我要是夢到位置了,第一個告訴你。”

正在我們推杯換盞不亦樂乎之際,坐在餐桌外邊的我後背被人突然撞了一下。我本能的回頭隻見一個和我同齡的女孩從我的後邊一閃而過,那是一種極快的走路仿佛她有什麼急事。隨後就像陣風一樣下了樓梯,而我也隻看到她的背影。從後背看她的身形步態,我覺得這是一個幹練的女孩,上衣是合身的運動服下身穿一條淺藍的牛仔褲簡單整潔。

看著她消失在我的視線之外我心裏納悶,好像在哪裏見過。當我正在愣神之際,感覺到我的一個同學推我。“包勇,別入神拉,快喝你的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