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原來家裏也讓我好受傷害(2 / 2)

像小茂這樣的家庭越來越多,父母雖然沒離婚,但實質上多數時間孩子由父親或母親單獨管教,出現了假單親家庭的格局,這種現象對孩子造成的影響不容忽視。

正常的家庭結構像一個等邊三角形,父母是底邊上的兩個角,關係應該是家庭中最緊密的,他們應該和孩子形成同等的距離。可是假單親家庭就不同了,如案例中的小茂,母親和孩子過於親密,父親則遠遠地離開家庭,這種家庭結構的紊亂,造成孩子自卑、怯懦,隻有在家裏才能得到認可,雖已近成年仍不能走出家庭,獨立成長。而且,孩子一旦出了問題,父母就會責備求全,相互埋怨對方,甚至互相攻擊,逼迫孩子在父母之間“選邊”,弄得孩子陷於兩難境地中。此為家庭教育之大忌,非常不利於青少年的成長。

那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呢?孩子要認識到,盡管父母可能會遠離自己,但他們對自己的愛是不會因此而變化的。父母不要在孩子麵前吵架、批評對方;其次要互相合作、理解,共同承擔責任、研究對策,保持一致的教育態度和教育方案。此外,可以嚐試下列方式加強溝通,減輕影響:

(1)在外地工作的父母和孩子應該經常通過電話、書信或郵件互相交流,假期時一起外出旅遊。

(2)鼓勵子女對人真誠、寬容、信任和尊重,多和同學一起做作業、參加集體活動,生日時請同學來玩,以友情彌補親情的不足。

(3)周末到親戚家玩,以替代遠離的父母之愛,促進對孩子的性別認同。

(4)請老師協助,對孩子多肯定、讚美和鼓勵,幫助孩子建立信心、培養學習興趣。

(5)孩子可以每天對著鏡子鼓勵自己,“爸爸不在身邊,我也是個男子漢”,每周發現自己的一個優點,以消除自卑。

案例5:孩子在家深受“黃色汙染”

亮亮讀小學三年級,自從家裏買了電腦、裝了寬帶後,便也喜歡上網了。對於兒子上網,亮亮的爸媽是非常謹慎的。因為他們知道,網絡世界紛繁複雜,難免會出現一些不健康的內容。於是,他們給電腦設置了啟動密碼,亮亮不知道,想上網時必須由家長給他開機。亮亮上網的時候,爸媽經常在旁監督,並嚴格控製他的上網時間。平時亮亮多是閑暇時在網上玩玩益智小遊戲,既沒有沉湎其中,也不知網上有什麼“黃色”的東西。

但一年的寒假時,亮亮的爸爸正在一家網站的論壇裏瀏覽帖子,一個“黃色”頁麵突然彈了出來,畫麵不堪入目,怎麼關都關不掉。亮亮爸爸知道這是遭遇了流氓軟件的攻擊,正準備重啟時,兒子突然進來找他的課本,與“黃色”畫麵迎麵相撞。當時,亮亮“哎呀”叫了一聲,父親連忙讓他出去,對他說,這是受到了流氓軟件的攻擊。事後,爸爸更擔憂孩子獨自上網了,因為有的黃色內容不是你去找它,而是它自己送上門來,想拒絕都拒絕不了。

現在的孩子處於各種信息的包圍之中,而他們心智尚未成熟,自製力缺乏,是非辨別能力不足,因此很容易受到外界的誘惑,接觸甚至著迷於那些色情暴力的東西。而一些唯利是圖的不法商家也趁機打起了主意,利用各種手段吸引孩子接觸那些黃色和暴力的書籍、影音製品和網站。孩子一旦沉迷於此,輕則性格自閉,荒廢學業;重則思想中毒,以身試法,走上犯罪道路。

當我們正為我們的黃色笑話捧腹大笑時,有沒有留意到孩子們也在聽我們說笑話;當我們在“欣賞”淫穢作品的時候,有沒有讓孩子發現了;當我們高談闊論“豔照門”的時候,孩子們的反應是怎樣的;當色情場所就設立在家門旁邊,孩子們路過時會懷著什麼樣的心情經過呢……泛色情風氣彌漫了整個大環境,每個孩子都在一個獨立的小環境下成長,如果我們不關注孩子們的環境,他們的生活將會被不良的事物慢慢蠶食。學壞很容易,學好很困難。對孩子們既不可進行封鎖式的性教育,也不可赤裸裸地描述。他們對事物的認識,就像一個海綿,無論好的壞的都吸收進去,我們必須有選擇地挑選給孩子們吸收,並告訴他們什麼是對的,什麼是錯的,不好的東西要讓他們看到這些東西不好的本質並遠離。

父母應該加強對孩子的思想教育,讓他們深刻認識到黃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巨大危害,自覺抵製其侵蝕,多多接觸那些內容積極向上的文學書籍和電視電影作品,塑造高尚健康的品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