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成榮:好,咱聽書記的。
張成榮妻子:大榮子,你的嘴邊可要有個把門兒的。
張成榮:咱啥時候說過醉話呀?周書記,我再給你說一條。
周德雨:好。
張成榮:咱得按用工單位的要求選人用人,要完全符合標準,一點兒也不能打折扣。就跟你選幹部一樣。
周德雨:說說看,你怎麼給用工單位選人?
張成榮:我也得事先了解人品。吊兒郎當的,遊手好閑的,打仗鬥歐的,弄虛作假改年齡的,統統拿下,一個不要。還得注意個人形象呢。比如頭發長的,我命令他們剪短;衣服太隨便大花俏的,回家給我換上正規一些的衣服。咱可不能到外國丟人去。咱也得注意國格。讓外國人看看,咱中國農民不孬。
周德雨:說得好。我還得敬你一盅啊。怎麼樣,成榮,你還能喝嗎?
張成榮:我是海量,你不行。
周德雨:好。碰了這盅酒,咱再接著嘮。
張成榮:再說一條。這條可是非常重要。那就是,村裏得有個好支部書記。
周德雨:說得好。
張成榮:就拿我來說吧。
張成榮妻子:大榮子,你當著周書記麵,輕點煽,行不?
張成榮:不是煽,這叫實事求是。對吧,周書記?
周德雨:太對了,你接著說。
張成榮:大南村,沒我這樣的人當書記不行。比方說,有人出國打工交不起抵押金,又借貸無門,我就個人作擔保,給他們統一貸款。再說了,我這個“人販子”,全是盡義務。有人要我收取報名費,收取勞務費什麼的,我統統不要。縣電視台來人了,要給我上電視,咱哪,不上。
周德雨:那你是圖稀的什麼呢?
張成榮:咱一個小小的村幹部,有啥可得瑟的。我呀,就是想為村裏頭辦點兒實事兒。等我下去了,能給大夥留點兒念想兒。等過了多少年以後,村裏的父老鄉親們還能想起我,說當年大南村有個姓張的小子,叫大榮子,是個“人販子”,給咱大南村還真幹了點兒好事兒。這呀,我就知足又知足了。
周德雨:好,說得太好了!我一定記住你這番話。為大東市的老百姓幹點兒實事兒,等以後我離開大東之後,大東的老百姓能想起我,說當年咱大東有個姓周的小子,還真行,還真給咱大東幹了點兒好事兒。這呀,我也就知足了。成榮啊,我要把你這番話當作我的座右銘,並且讓大東市的全體幹部,都把它作為座右銘。
3、這天,張成榮妻子正坐在自家院子裏喜滋滋地看著《大東日報》。張成榮走進了院內,一看妻子那喜興勁兒,問道:啥事呀?看把你喜興的滿臉的皺紋都開了!
張成榮妻子:大榮子,你看,周書記真把你的話作為大東市幹部的座右銘了,都登在《大東日報》上了!
張成榮接過了報紙。報紙的頭版頭題非常醒目:“要留下念想兒,為大東市老百姓辦好事”,副題是:“市委書記周德雨最近批示,請大東市的全體幹部將鎮東縣大南村支部書記張成榮的話作為座右銘”。
張成榮喜滋滋地自言自語道:這周書記,我尋思他說著玩呢,他咋還真這麼整了呢?
張成榮妻子:咋的,你不高興啊?
張成榮對妻子命令道:去,屋去給我整倆菜,再燙上一壺酒。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