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死了丈夫,也沒見誰來補償她。
“大夥兒都在,我就宣布一件事。”老太君趁用膳之際,跟秦銳和陶氏商量正事。
“娘,到底什麼事?”陶氏擔心婆婆宣布的事兒和銀子有關。
“夏夏娘親十四下葬,我們作為親家,應該去吊唁,這分子錢也不能少。”
老太君心中已經了主意,她當眾提這個建議,也是為了體現陶氏存在的價值。
“那娘覺得送多少合適?”陶氏心裏非常不高興,她恨不得一文錢也不出,以她對她婆婆的了解,她婆婆肯定不會送幾百文,至少也是十兩銀子。
“我們家的情況,夏夏是知道的,我決定送個四五百兩,銀子我自己出,不用你們操心。”老太君不想攀比,如果不是為了掩人耳目,就算送幾萬兩,也沒有問題。
“娘,銳兒看病需要錢,我建議送個幾十兩表表心意。”陶氏心裏誹謗:你有錢拿去救濟土包子一家,怎麼不想想我,我是你兒媳婦啊!
“雨欣啊,我們家雖然落魄了,但也不缺這個幾錢,這錢不用走公賬,我自己想辦法。”老太君知道自家兒媳婦愛錢,但該送的還得送。
不僅如此,在葬禮前夕,他們家還要去上祭(親朋好友去吊唁死者,送花圈,表示對死者的尊重),這女婿去給嶽母上祭,不是送一個花圈就完事,還得請法師給嶽母超度,並且支付請法師的費用,在鄉下,父母過世,女婿如果抬一頭豬去上祭,就是最了不起的祭品了。
陶氏告訴老太君,她讚成老太君那樣做,隨後,她又笑盈盈地說道:“夏夏那孩子怪可憐的,以後我就是她的母親,我會好好照顧她。”
“伯母真善良,夏夏有您這樣的婆婆,真是她的福氣。”公孫曄不認為陶氏會那樣做,陶氏這樣說,隻不過是想在老太君和秦銳的麵前演一出好戲。
“大家別愣著,用膳吧。”老太君見大夥兒沒動筷子,她笑著給公孫曄夾了一個肉餡的小籠包:“阿曄,薑媽媽做的小籠包堪稱一絕,你好好嚐一嚐。”
“香菇肉餡,我最喜歡了。”公孫曄吃過薑媽媽的做的包子,還真別說,他真懷念這種感覺。
雖然不是什麼山珍海味,但有種溫暖的味道。
“你喜歡吃,我以後讓薑媽媽給你做。”老太君很喜歡公孫曄,她一直把公孫曄當孫子對待,他們家出事,公孫曄沒少為他們奔走。
薑媽媽做的餃子比小籠包還要讓人暖心,公孫曄抬頭笑看一旁伺候的薑媽媽:“我好懷念薑媽媽做的韭菜餡餃子,不知道我有沒有口福再嚐一嚐。”
“公子喜歡吃老奴包的餃子,老奴很開心,晚上,老奴給您包。”薑媽媽笑著答應這個小小的請求。
老太君吩咐薑媽媽多包些餃子,連他們一家三口和紅蘿的份兒也算在其中。
“薑媽媽,你下去用膳吧,別餓著。”秦銳很心疼薑媽媽,薑媽媽一把年紀了,還要起那麼早,他一個人在家的時候,他都舍不得指使薑媽媽幹活。
為了給薑媽媽減輕負擔,他決定去買幾個家世清白的女仆回來,伺候他母親,讓他母親別把所有的事兒都推給薑媽媽。
“謝謝公子!”秦銳關心薑媽媽,薑媽媽心裏暖暖的,原先,她是伺候老太君的仆人,因為家裏的仆人少,她就去伺候陶氏。
在這個家,她最討厭的主子就是陶氏和秦鈺瑩,她覺得要是沒有這兩個人,那就太完美了。
李金貴家!
李金貴打死不承認自己被開除,用早膳的時候,李菊去給周氏送飯,周氏因為被打板子,下不了床,一日三餐都要人伺候。
周氏和李文軍一樣,始終不相信他們的寶貝兒子被開除了,這會兒,她還想讓李菊伺候李金貴。
“阿菊,你四哥念書太辛苦了,你去給他煮個雞蛋,讓他補一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