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創造美好的家庭(2 / 2)

不知為什麼,家長和孩子們總是很難像朋友一樣,推心置腹,無所顧忌,無所不談。其實,這是創造美好家庭的一個重要謀略。

也許是因為兩代人的差距所造成,孩子一出生完全沒有能力自理,全靠父母的辛勤培育才得以成長。由於這種養育與被養育的關係,無形中也是造就了上下等級關係,父母和孩子都沒法跨越這個代溝,孩子始終有一種報恩思想,父母則是施恩的角色,於是便很難成為推心置腹的朋友了。

在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體驗,孩子長大以後總是更多地希望與朋友在一起,家長總是埋怨孩子不對自己說知心話,孩子的朋友比孩子的父母擁有更多的“秘密”,孩子更情願對朋友傾訴。於是,父母便感慨“女大女世界,男大管不著”了,一種失望和落寞感充斥心頭。而孩子呢,由於父母從來都是以教育者的身份出現,但凡說什麼,總被歸入父母的教育係統,弄得神經緊張,毫無情緒,於是,慢慢地與父母在思想感情上疏遠了。

這樣的家庭很多,也很正常,但並不美好。我們認為,父母與子女間應既是上下輩,更應該是推心置腹的朋友,是一個獨立主體的聯合體,在這個“獨聯體”中,大家各自擁有自己的“主權”,但又真誠相助,互為因果。要達到這樣的境界,首先要求父母要放下架子,放棄施恩者和教育者的身份,寓教於樂,潛移默化地影響孩子;要求孩子擺脫對父母卑下和厭煩的心理,以平等的人格主動積極地與父母對話,寓尊敬於行動之中。達到這樣境界的家庭,就會是個美好的家庭。

“一家兩製”

中國人有個很著名的哲學思想,那就是中庸之道,這是一個以不變應萬變的處世哲學,因此成為治國齊家平天下的指導思想。在治理國家時,在堅持大原則的前提下,如果有分歧,可以采取中庸之道,實行“一國兩製”,於是皆大歡喜,和平相處,可謂是一種大發明。而在家庭中,也可以采取“一家兩製”的做法,創造一個和諧美好的家庭。

“一家兩製”意味著寬容、諒解、不苛求。這裏有兩重含義:一是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二是君子不奪人所愛。能夠做到這兩點,才有可能實現“一家兩製”。

首先說“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是孔子一再強調的,自己不想要的東西就不要強硬施給別人。所指的不僅是物質方麵的,更重要的是道德準則和處世思想,都不要強硬地要對方接受。在一個家庭中,處理問題和對問題的看法都會有出入,這時候就需要雙方都采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的思想,讓大家能平和共處,不要以個人的意誌或權威來強製對方接受。這是求大同而存小異之策,也是維護家庭和諧之策。

再說“君子不奪人所愛”。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性情愛好,有些甚至到上癮或癖好地步,隻要這種癖好是對社會對家庭沒有損害的,就不應該橫加指責或幹涉,當然如果這種癖好是有害的,如吸毒、看黃色小說等是要嚴加管製的。在一個家庭的成員中,並非每個人都有共同的愛好,有的可能是集郵迷,有的則熱衷於剪報,有的人愛下圍棋,有的見到此類愛好就頭痛。這些現象都很正常,這就需要大家互相遷就,互相尊重,以“君子不奪人所愛”為原則,讓各自能自由發展。這樣,家庭成員之間就不會認為家庭是阻礙他性情發展的場所,是不通情達理的地方,大家便能更好地相處,還可以互相取長補短,增添不少情趣呢。

“一家兩製”是建立在寬容基礎上的,在不損害大原則的前提下,你的家庭不妨一試,說不定,它是你創造美好家庭的絕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