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長城,中華大地上的萬裏長城,凝結著曆代各族勞動人民的血汗與智慧,從春秋戰國起相繼有二十多個諸侯國和封建王朝修築過長城,前後持續達兩千餘年總長度超過100000裏,是世界上最偉大的奇跡之一。
一個老人,一個約六歲的兒童相繼站在一起,這兩個組合,讓遊人一看,就知道是爺孫倆。可實際上,並不是,這個少年兒童是老人在五年前遊山玩水時,在浙江杭州西湖撿到,當時這個少年兒童才一歲左右,老人在西湖附近尋找了很久,也未尋找到少年兒童的親人,也沒有看到或者是聽到有誰家兒童失蹤,相繼尋找幾個月,尋找未果,老人這才把少年兒童帶在身邊,慢慢扶養。
還有另外一個原因,就是老人想尋找一個適合自己的傳人,讓自己的一身所學後繼有人,不致於大限將至的時候帶來遺憾,當時看到這少年兒童的時候,老人一看,就知道老天對自己是挺眷顧的,知道自己的時日不多,這不,就送上來了。這也是老人尋找無果之後,帶在身邊的原因,不然,完全可以交到當地的派出所去。
這少年兒童叫唐天,給唐天取姓,也是老人為了思念自己的恩師的緣故,老人的恩師生於唐代,也是姓唐,所以給唐天取唐姓,唐代至今已有1400年的曆史,因為修練太乙真經到先天境界,完全超出大自然限製。老人現在已有六百多歲,可能知道自己沒有恩師那麼長的壽命,所以急著給自己尋找一個愛徒。
現在是初春季節,在北京的天氣還是比較寒冷的,可老人一點也不覺得寒冷,站在長城上,迎著寒冷的北風,老人的麵色還有很紅潤,而少年兒童則不同,此時他正在長城上跑來跑去,讓自己不會那麼覺得寒冷,跑了一會,氣喘籲籲地跑到老人的身邊。
“爺爺,這長城真的很長喔,一眼都望不到頭,你說要走完它,要多久?”唐天展露出天真的笑容,對著老人問道。
老人慈祥地撫摸著唐天的頭,緩緩地說道:“天兒,你想走到盡頭,等你以後長大了,就到這裏走下去,到時候你就知道要多久了。”
唐天認真的點點頭,道:“嗯,等天兒長大了,再和爺爺走完它。不過,爺爺,我們真的玩過故宮之後,就回去了嗎?”
老人道:“是啊,我們出來已經一年多了,你也準備回去好好練功了,放心吧,等你練好了武功,天下沒有你不能去的地方,到時候你想去哪裏,就去哪裏,沒有人敢阻攔你的。”老人說出這話的時候,充滿著霸氣,以及那無可阻撓的氣勢。
唐天也知道老人的本事很大,認真地道:“爺爺,你放心吧,天兒會好好練功,不會讓爺爺失望的。”
這一年多的時間,老人帶著唐天幾乎遊遍了祖國的名勝古跡,廣西桂林,杭州西湖,青藏高原,蒙古草原,雲南麗江,四川九塞溝……等等,而北京則是他們最後一站。
老人一邊帶著唐天慢慢走著,一邊給唐天講解長城的曆史,他們每到一個地方,就讓唐天對一個地方的曆史有了深刻的了解,可以這麼說,老人就是一本最完全的曆史書。
老人對曆史的認知,就連路過他旁邊的遊人也停下來,聽老人講解長城的曆史,聽完後,一遊人感慨萬端地說道:“老人家,想不到你對長城了解這麼深刻,比那些導遊好多了。”
老人哈哈一笑,也不接話,而是撫摸著唐天的頭,對唐天說道:“天兒,時間也不早了,我們回去吧!”
唐天點點頭,道:“嗯,好的,爺爺,我們以後還會再來的。”唐天甩開爺爺的手,興高采烈地跑下去,開心無比。而老人則是笑嗬嗬地看著,不急不慢,總是保持在十米左右。
第二天,天還沒亮,唐天就被爺爺拉起來,來到天安門前的廣場上,此刻廣場上已經來了好些人,唐天不明所以,對著爺爺問道:“爺爺,我們來這裏做什麼,天還沒亮呢?”
老人道:“帶你出來看升旗議式,然後再去吃早點,最後去故宮。”老人說出了今天的安排,唐天也不反對,因為知道爺爺是讓自己長見識。
隨著天漸漸地亮起來,人也越來越多,升旗議式終於開始了,唐天看到天安門的大門緩緩打開,然後就是一隊護旗隊踏著整齊的步伐走出來。
隨著國歌的奏起,國旗緩緩地升起來,整個場麵莊嚴而肅穆,讓唐天那小小的心靈也跟著感染起來。老人把唐天的一切情緒變化都看在眼裏,暗自點點頭,顯得相當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