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章 題字碑(1 / 2)

烈國是個四季分明的地方,夏末秋初,夏天的尾巴還拖在地上可是就已經日暮生涼秋風起。

烈國的百姓都忙忙碌碌的準備秋收,雖然糧食因為澇災的影響有所減產,但是因為處理方法得當及時,百姓的損失並不嚴重。

百姓們都說烈王是真龍轉世,所以才能福澤百姓。都說虎父無犬子,真龍的孩子更是不同尋常,此次澇災多虧了二皇子軒轅尚武,百姓才不至於顆粒無收,所以軒轅尚武的威望在民間的呼聲達到了空前的高度。

雁棲是離烈國都城京都最近的城鎮也是這次受災最嚴重的地方,那裏有著最大的澇水池。就在百姓們忙著秋收之時,在那個澇水池中竟然打撈出一塊石頭。

這塊石頭很不尋常,尤其是陽光一晃竟然有顆粒狀的東西在熠熠發光。當地官府聽說這一消息,迅速派人將石頭拉回衙門。

這石頭長約六尺寬約九尺厚三尺有餘,通體光滑,還隱隱可見鮮紅色絮狀物,煞是好看。看材質不像雁棲本地所產。

更奇特的是上麵刻的東西,上麵刻了一隻小鳥停在樹枝上,旁邊還有幾行不認識的字,像是上古文字。

彼時正趕上霍大夫做客雁棲衙門,說起這霍大夫可不簡單。他是烈國三朝元老,因年老奉旨返鄉。

因年輕時遊曆四海見多識廣,即便是返鄉烈王也給了他最高的待遇,還被人尊稱霍大夫。

而雁棲的父母官程禦是他的學生,所以,霍大夫經常來程禦這裏。這次拉回石頭就正巧被霍大夫所見,他一見這石頭就斷定不凡,定要程禦呈報給當今聖上。

程禦卻不以為然,他卻以為這種小事不值得呈報聖上,太過大驚小怪。所以他雖表麵應承自己的老師背地裏卻沒有去做。

可是當石頭放在衙門之後,程禦接連半月都做著同一個夢,夢中有人從那石頭走出,時而男時而女時而老時而幼,隻不過他們都唱著同一首他聽不懂詞的曲子。

程禦這才感到有些駭然,覺得此石非同小可,決定上書皇帝。

烈王看見折子也覺得稀奇,民間竟發生這等奇事,於是命人將石頭帶回京都。

帶回來之後烈王仔細看了石頭,覺得這石頭除了比一般石頭好看些之外並沒有什麼不同,隻是那上麵的文字有些奇特。

於是,烈王命人將石頭放置在宣政殿前的空地上,邀請文武百官來欣賞這塊奇石,也順便看看大家有沒有認得這種文字的。

百官看後都嘖嘖稱奇,有的說這石頭一看就瑞氣騰騰,是個好兆頭,上麵的文字定是預示我烈國將來會更加強盛。

有的說這石頭上刻的鳥仔細看去不像普通的鳥,或許這就是傳說中的鳳,這是吉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