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87章 “4~6”歲寶寶科學養育(1 / 2)

4~6歲小兒的營養方案

3~6歲幼兒的乳牙已出齊,咀嚼能力增強,消化吸收能力已基本接近成人,此時正是兒童身體迅速生長發育的重要時期。合理營養是促進學齡前兒童正常生長發育、健康成長的物質基礎,為了保證學齡前兒童能得到合理的營養,其膳食就需要科學地調配。

調配膳食的目的是為了發揮各種食物的營養效能和提高各種營養素的生理價值與吸收利用率。其膳食組成應包括各種食物,但不宜多食刺激性食物,食物應軟硬適中,還需特別注意食物的花色品種要多樣化,且粗細糧交替、葷素菜搭配,保證平衡膳食。每日的餐次,除早、中、晚三餐外,下午應增加午點1次。3~6歲兒童一日食譜安排舉例。

3~6歲小兒的營養需要及飲食特點

1熱能需要量仍相對比成人高,生長速度屬於迅速增長階段。

2易患缺鐵性貧血、缺鋅症,易出現蛋白質、熱能不足。

3還沒有養成良好的進食習慣,注意力分散,不專心用餐。

4衛生習慣不好,腸寄生蟲病較多見,影響營養素的吸收。

3~6歲小兒的營養方案

1每日三餐加一次點心,由多種食物組成的平衡膳食。

2以穀類食物為主,米飯、饅頭、花卷、粥、麵包、包子等是蛋白質和熱能的主要來源。

3多吃蔬菜、水果和薯類,它們是維生素、無機鹽和纖維素的來源。

4每天吃奶類及其製品、豆類及其製品,如牛奶或豆漿每日2~3杯,可補充鈣和優質蛋白質。

5經常吃適量魚、禽、蛋、瘦肉。肉類食品以容易咀嚼為宜。這些食品可以補充小兒生長發育的優質蛋白質。

6可以多做包子、餃子、餡餅讓孩子食用,這些食品有麵、菜、肉和油,是較平衡的食品。

3~6歲小兒膳食安排的注意事項

3~6歲的幼兒進食的食物種類基本接近成人,從粥和軟飯過渡到普通膳食,但要注意膳食營養的平衡,應避免過於油膩和酸辣等刺激性的食品和過硬食物,如豬油炒菜和油炸食品。要注意葷素搭配,食物多樣化,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給幼兒的湯和菜不能太鹹,長期食鹽過多對腎髒和心血管都有不良影響。

為了預防孩子挑食、偏食,要給孩子早嚐味道,每餐食物的品種要多樣。如果從小隻吃單一的食品,從來不吃或不常吃的食物就不習慣吃了,結果會造成偏食;要注意保護孩子的食欲,有時孩子愛吃的東西一次吃得太多,容易吃傷,以後就再也不想吃了,結果也會造成偏食;有些嬌慣的孩子,以挑食作為要挾家長的條件,如不及時教育就養成了挑食的習慣;有時孩子挑食是受家長的影響,家長當著孩子麵講自己不愛吃某些東西,也會造成孩子偏食。

按時吃飯,不吃或少吃零食。經常吃零食、吃過多的零食,使胃腸道增加負擔,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影響小兒的食欲。到該吃飯的時候又吃不進去,而零食又不能滿足營養的要求。由於很多小食品在營養上達不到正餐水平,故不能代替正餐中提供的營養素。因此要安排好兒童的每日膳食,不要讓孩子養成吃零食的習慣,更不要邊走路、邊遊戲、邊吃東西。

不要過多食用糖和含糖高的食品,攝入過多的糖將會影響食欲,減少攝取其他營養素的機會。多餘的糖會變成脂肪貯存在皮下,引起肥胖,並且糖在口腔內產酸,對牙齒有腐蝕作用,易患齲齒。

4~6歲小兒膳食的基本要求

平衡膳食

即膳食所提供的熱能、各種營養素的質和量以及營養素之間的比例要適合幼兒的需要。動物性蛋白質(包括肉、禽、魚、奶、蛋等)的數量應不少於蛋白質總量的50%,如果做不到,則動物性蛋白質與豆類及其製品的數量不少於每日蛋白質總量的1/2。如果幼兒斷乳後,隻給幼兒白米粥或湯泡飯,則由於不能供給足夠的蛋白質、脂肪,幼兒的生長發育遲緩,抗病力降低。如果過分重視動物性食物,幼兒隻吃肉、蛋、魚等葷菜和奶,則會發生碳水化合物供給的不足,結果是不能保證能量供應。如很少吃蔬菜和水果,就會發生維生素、無機鹽缺乏。因此,幼兒的每日膳食中應包括穀類、乳類、肉、禽、魚、蛋類、蔬菜和水果等食物,並做到膳食多樣化,從而發揮各種食物在營養成分上的互補作用,達到平衡膳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