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我麼,父母總是要找的,而且還有很多事情做,說了你也不會明白。總之,交給你來打理,我有信心,再說天下那麼大,說不定我父母不在江南呢,聽說北方很亂,幾年找不到也很正常”,王鍇最後補充。
夫妻倆商量之後,陳子龍果然同意了王鍇的方案,便由陳子龍執筆,寫了一式三張契約一份,三人各自畫押簽字。契約協定,華夏異珍商鋪,王鍇負責產品造作和決定經營事務,得七成五股份,陳筱怡負責出麵經營,得一成五股份,若王鍇不在,則經營事務由陳筱怡決定,陳子龍負責商鋪上下打點,得半成幹股和半成股份。若商鋪擴大至成立商號時,稱華夏商號,不得改名。
先前店鋪報備,口頭商議之後備入了陳筱怡名下,工坊報備事宜,王鍇便免了到縣衙走一遭。
卻說當日店鋪開業之時,王鍇推出了三題懸賞問答,置於店中,凡能解出者,則以價值白銀二百兩之打火機相酬,此事很快就傳遍了整個鬆江城。接連幾天,都有各色人等,親自跑到店中,抄錄題目,但各人苦思冥想,都是不得要領。有兩個書生用絲線係住長箭,跑到天南樓二層,想通過實踐來解答第二題,不料三石弩隻有衛所才有,三石弓二人又無法拉開,平白招了一頓笑話。
到了七月末,五省總督陳奇瑜中李自成謀士顧君恩的詐降之計,脫出重圍,繼而殺死遣返義軍的押送官,繼續作亂,起義軍脫圍後,沿途殘戮,飽掠而西,關中大震。邸報傳來,江南亦大受震動。陳子龍、夏允彝等人邀約幾社諸人集會討論此事。此時店鋪已有純利白銀一萬二千餘兩,聽聞幾社將有集會,王鍇與陳子龍兄妹商議把懸賞問答賞格提高至白銀一萬兩,並在集會上公布,二人大是驚異。王鍇提出三題之前,並未兄妹二人商議,而是獨自寫好,臨時貼出並當眾公布,後來陳筱怡拐彎抹角向王鍇打探自身是否知曉三題答案,王鍇既不承認也不否認,含糊以對。現在聽說準備三題賞格準備提到如此之高,均不讚同。王鍇告訴二人,如無外力相助,三題三十年內均無人可解。
和打火機一樣,懸賞問答在鬆江城內也隻是火了一陣就歸於平靜,華夏打火機隻不過出現十五日,蘇州,杭州,紹興,甚至南京,都先後出現了仿造品,對於這些仿造品,王鍇即無法追究,也懶得追究。幸而鬆江城內人人都知道華夏異珍是華亭陳家的產業,沒有人用仿造品來與陳筱怡爭搶,又加上彈簧,燧石,火油這三樣消耗品,華夏異珍才保證了利潤並沒有大的下滑。至於那三個懸賞問答,嚐試了半個月發現實在無能為力之後,有幾個儒生跳出來發了一番宏論,大意是奇技淫巧,物理法門不符儒家大道,儒門弟子自當拒而遠子雲雲,便慢慢不再有人提起。
八月初的鬆江,天氣已經有些涼了,看到城內的有人挑了柴火來賣,王鍇知道,推出蜂窩煤的時候到了。趕在集會之前,王鍇和簡鐵生熬夜趕出了合適的蜂窩煤爐子和煤槍,於是幾社集會那天,諸人又見識了華夏異珍的另一個新產品——蜂窩煤爐。陳子龍又在集會上宣布,陳家華夏異珍商鋪得以經營,全賴王鍇之功,而王鍇之功,又得益於先師教導。王鍇尊師重道,懸賞征集先師留下難題,陳家不能不全力相助,故此願把三個問題賞格提高至白銀一萬兩。王鍇先師道號勝思,三個問題,便以“勝思三題”稱之。凡能解答其中任意一題,均可得白銀一萬兩。
不久複社首領張溥召集複社中人於蘇州集會,幾社諸子俱前往參加,陳子龍再次於複社集會上公布此事。江南諸生,鹹與知聞,華夏異珍並勝思三題,遂廣為人知。
走過路過不要錯過,看得爽了賞個錢嘞!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