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039章 八百裏加急,愁雲慘淡(1 / 2)

金鑾殿邊關戰事吃緊,三軍糧草供應不足,白元帥和監軍軒王爺不斷派人把八百裏加急奏折送往朝廷,催要糧草。

皇上耶律睿坐在金鑾殿上召集群臣商議,看著一道道十萬火急的奏折,皇上眉頭緊蹙,這是第八道八百裏加急了。

“眾位愛卿,前方將士浴血奮戰,後方征集糧草怎麼就這麼難呢?宇文丞相你們這些文臣糧草是怎麼征集的?再這樣推三阻四的,你們想要前方二十五萬將士都餓死嗎?然後眾位成為亡國之臣嗎?”皇上耶律坐在龍椅上對下麵的群臣一通質問。

眾臣多日來征調糧草軍需物資,忙得焦頭爛額,可是緊緊征收上來夠八萬將士用的物資,麵對皇上的雷霆怒氣,群臣皆低頭不語。

皇上見眾人不言語,氣得一拍龍書案,這群飯桶,平時嘴上喊著“願為皇上分憂”,一遇到大事就像縮頭烏龜一樣,皇上看著下麵這些沉默不語的大臣氣就不打一處來。

“眾卿有道是食君之祿,分軍之憂。今天眾位必須給朕想出對策來,不然就趕緊辭官回家。”皇上對眾臣下了最後通牒。

“皇上,您即使殺了老臣等,我等也征集不上來啊。南方洪水,百姓流離失所,要他們納糧,如何能拿得出來啊?北方幾乎都征集遍了,再征集下去會官逼民反啊。”禮部尚書李文進跪在地上啟奏到。

“按你們這麼說,前方將士就等著餓死嗎?你們願意當亡國之臣?平時為了點小事不斷諫言,關鍵時刻,怎麼都成了縮頭烏龜了?”皇上一拍龍書案憤憤地罵道。

“皇上,依臣之見,命白元帥撤回來,讓前方十五萬將士先死守邊關,至於堯城,先暫不收複,待時機一到再踏平大齊。”左丞相馬文俊上前啟奏道。

左丞相馬文俊曾參與奪嫡之爭,他是信王的親信,信王的王妃是馬文俊的親外甥女,兩人帶著姻親關係。雖然最後四皇子耶律睿做了江山,信王仍蠢蠢欲動。

左丞相一言,金鑾殿上鴉雀無聲,眾人皆在揣摩左丞相的用意。

皇上眯起眼睛盯著跪在下方的馬文俊,不言語,足足有半柱香的時間。馬文俊跪在大殿上,額頭冒起了冷汗,顯然皇上是不高興了,這是皇上發怒的先兆。

“馬愛卿,依你之言,前方將士浴血奮戰最後撤回,等於無功而返,你讓朕如何像天下百姓交代,說大遼將士吃不起飯,餓著肚子打仗,皇上體諒眾將士餓肚子,回家來吧,對嗎?既然如此,朕也國庫空虛,養不起你們這些蛀蟲,左丞相,你先回家吧,等朕有皇糧了再召你回來。”皇上一陣冷笑,豈有此理,這就是他大遼的一品大員說出來的話,屍位素餐,朕養你們幹什麼。

“皇上,臣隻是建議。。。。。。”馬文俊一聽皇上暫時免了他的官職,也傻眼了,汗滴順著臉頰淌了下來,信王還有宏圖大計等著他呢,他回頭看了眼信王。

信王一聽皇上免了馬文俊的官職,也著急起來,怎麼辦呢?皇上正在氣頭上,皇上還是四皇子的時候就說一不二,他急得在原地直跺腳,暗自埋怨左丞相你出什麼風頭呢。

“皇上,左丞相隻是提個建議,不至於。。。。。”信王出班為左丞相求情。

還沒有等他說完,皇上揮了揮手龍袍,阻止了信王的求情。

“眾位今天必須給朕一個良策,否則都像左丞相回家養老吧。朕等著眾位卿家的決議。”皇上耶律睿給群臣下了最後通牒。

“有本啟奏,無事退朝。”皇上身邊的玉公公朝下麵的群臣道。

“報!八百裏加急!皇上,微臣有急奏。”還沒等皇上退朝,殿外跑進來一個人。

眾人順著聲音望去,來人二十六七歲,一身盔甲,滿身征塵,一張臉成了大花臉,已經看不出真實模樣了。

“啟稟皇上,微臣是邊關副將李牧,奉元帥和監軍軒王爺之旨回朝搬兵,催要糧草。我前方將士異常艱苦,收複堯城,並拿下大齊的舜城,但是大齊聯合周邊少數民族合圍舜城。我軍裏無糧草,外無救兵,已經被困六天了。微臣冒死突圍,回朝搬救兵和催討糧草。”邊關副將李牧說著把白懷瑾和軒王的奏折從懷中拿來出,恭恭敬敬呈遞給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