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序言(1 / 1)

現代社會,“投資”無疑已經成為一項大眾行為,很多人手裏一旦有了閑置資金,就想到股市裏碰碰運氣。但凡搞投資,都想有所回報,而且期望回報率越高越好。如果你有一雙慧眼挑中潛力股,那必將有賺得盆滿缽溢的一天。

那什麼是潛力股呢?這是一個股票投資術語,就是指在未來一段時期內存在上漲潛力的股票或具有潛在投資預期的股票。潛力股不是績優股,但是卻有成為績優股的潛力。

時下的許多年輕父母們聚在一起交流時,每每談到投資,卻並不拘泥於股票,而是傾向於“教育投資”——即在孩子們身上“投資”。“教育投資”其實就是把投資觀念用於家庭教育——因為每個孩子本身都是“潛力股”,都有成為“績優股”的可能。引用股神巴菲特的選股理念,那就是:看一隻股票,要看它40年後會是什麼樣子,選擇了就長期持有!

所有的孩子都應該成為父母手中的那隻“潛力股”,父母在長期持有的同時要給予必要且科學的教育,這樣才能確保“潛力股”上升為“績優股”。

作為家長,你們是不是正在為孩子沒有過人的天賦、驕人的成績及豐富的藝術細胞而苦惱?認為孩子可能沒有什麼潛力?那您可大錯特錯了。人的潛力並不是天生的智商,也不是考試分數,更不是擁有某種特長,而是潛在的能力和力量,這種能量將會厚積薄發。孩子這隻“潛力股”將來能否“升值”為“績優股”,關鍵在於父母後天的培養教育是否得法。

本書並沒有從投資的角度去寫如何培養“潛力股”,因為但凡投資,都是要求回報率的,而父母在孩子身上傾注的愛心與教育,卻並不奢求回報。這裏的“投資”並不單純地局限於物質金錢方麵,更重要的是感情與精力的付出,也許這正是“投資”孩子的真正內涵所在。

本書圍繞“每個孩子都是潛力股”這一觀點展開,重點向家長介紹怎樣做才能讓自己的孩子成為一隻“潛力股”,這也是所有父母全心期待的“家庭教育寶典”。書中緊跟時代,將E時代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展現在家長麵前,案例真實可信,且極具代表性,能與家長產生共鳴;分析客觀透徹、簡潔得當,方法科學實用,可供家長參考。

參與本書編寫的人員有:陳芳、張文豔、李潔、季慧、何玉花、陳莉、李良、白晶、李淑雲、曾曉麗、霍秀蘭、霍立榮、楊春明、李淳樸、陳鶴鯤、顧新穎等。特此感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