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回天降燕契祖誕商族,桀亡夏成湯領中土(上)
往事穿越數千年,說書人揮鞭追趕。多少淒歡恨愛,多少弓馬淚血,卻化做小說百二十回,讓讀者與看官翻檢。詩曰:
百尺竿頭望九州,前人田土後人收。
後人收得休歡喜,更有收人在後頭。
話說遼無名氏的這首詩歸結了千年往事,或未免失於偏頗,然冬寒夏暑,春花秋雁,世態炎涼,燕遼鬆黑,東疆北域,迭代血爭,沈雄嘯傲,紀事紛呈,白雲蒼狗,無限江山,愛恨情仇,卻待說書人一一道來。
且說,從燕山往北眺望,跨過一片大漠草地,再越過一道潢河南岸青山,便來到一處叫烏蘭壩的地方。上邊說的這條潢河,不是西拉木倫河,而是西拉木倫河的一道支流,名叫百岔河,它也流著黃水,那是因為水中混雜了太多的泥沙。其實河的泥沙就是時光流瀉的往事,所謂泥沙俱下,說的正是河域中的人的故事。這時,我們故事中的主人公叫契,他所生活的地方叫烏蘭壩,即砥石山,也稱碣石山。不管叫什麼,百岔河左岸的烏蘭壩——砥石山,便是這位名叫契的人的故鄉。
契,也叫殷契。他的母親叫簡狄。在從紅山文化或是炎黃蚩尤時代往近,越千年的時代裏,許多人的誕生,還是知母不知父。可契卻不同,契的父親叫帝嚳那位名叫簡狄的女子是有熊氏之女。有熊氏的部落國位於不周山之北,也就是今天山西省西南的永濟一帶。而帝嚳是誰呢?帝嚳是黃帝的曾孫。在古代,當各部落還沒有完全轉入農業經濟,還要狩獵和放牧的時候,他們便居無定所,到處逐水草而居,凡水草肥美,適合漁獵的地方,便會有他們的足跡。帝嚳娶了簡狄,簡狄成了帝嚳的次妃,也就是第三位夫人。在上古的部落時代,奉行的是一夫多妻製,恰如老北大有個既精明又迂腐的老教授辜鴻銘所說的那樣,一把水壺要配四五隻茶杯,男人是壺,妻妾就是茶杯。辜鴻銘是學貫中西的大學者,他的關於一夫多妻製的宏論,同他民國時代曾留著滿清的小辮一樣未免迂腐而可笑。可笑固可笑,古時的帝王鍾情於無數女人也是不爭的事實,隻是那時人們見怪不怪,習以為常罷了。
話說簡狄和帝嚳的另外兩個女人一起在河裏洗澡,俗話說:三個女人一台戲。這三個女人在百岔河的河川洗澡時,一邊洗一邊說笑,忽然看見在河邊的草地上有一隻燕子下了一隻燕蛋,隨後卻飛走了。在漁獵時代,鳥蛋無疑是那個時代的最佳食品。簡狄看見燕子把蛋下在河邊的草地上,便毫不猶豫地撿起來,蛋還是熱的,簡狄一張嘴就把燕蛋吞進口中。蛋皮上有花紋,簡狄也沒來得及看,也沒來得及將有花紋的蛋皮磕破,或是將蛋皮咬碎,這枚燕蛋一滑溜,就自己滑進簡狄的肚子裏。於是,簡狄懷了孕,十月胎滿,生下一個白胖白胖的男孩。這個男孩,起名叫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