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好:老編輯部的情結和新編輯部的創新
新聞人物追蹤
作者:張琳
她曾是《粉紅女郎》中風情萬種的萬人迷,她曾是《天龍八部》中古靈精怪為愛癡狂的阿紫,她曾是《新三國》中善良美麗的貂蟬,如今的她,是《新編輯部故事》中的“操著正宗劍橋口音”的海歸時尚女魔頭,也是幾杯小酒下肚就土話連篇的山東大妞,她是安妮,也是安紅,她是陳好。目前,陳好正在家中等待著第二個寶寶的降生。
安妮是革新派
陳好介紹說,“我扮演的安妮是雜誌社的運營總監,就好比一個新新人類空降到這個編輯部。她的到來就像一股新鮮的血液和力量,完全顛覆了以前老編輯部的條條框框和舊的那一套東西,她讓《人間指南》搖身一變成了新銳時尚雜誌《www》,她帶來了新的管理方法和新的運營理念,甚至編輯部裏每個人的穿著打扮和說話方式都因為她發生了變化。這個人物的出現,給這個團隊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可以說‘新編輯部故事’的‘新’就是由她而起的。你看像其他人都是有根可循的,戈玲就不用說了,劉向前是劉書友的兒子,屬於子承父業;袁帥接替李東寶的位置繼續幹攝影,也有以前的影子可追溯,而安妮就是一個完完全全的‘新人’,她不僅拯救了瀕臨滅絕的編輯部,也同時帶來了新的生機和新的故事,帶給《www》編輯部一派新氣象,所以,安妮是革新派的代表人物。”
導演給我們洗腦
陳好說1991年版的《編輯部的故事》是她不可抹去的回憶,“當時從編劇的台詞創作,到室內劇的全新樣式,都非常新穎,給我留下了極為深刻的印象,這也是我十幾年前的情結。沒想到這麼多年之後能有這樣難得的機會,和老的團隊、原班人馬傳承這份情結。剛進組時都以為是老版的延續,後來發現不是這樣的。鄭曉龍導演要求我們突破對老版的固有印象,給我們‘洗腦’,要我們打破傳統的表演方式。一開始的時候其實挺放不開的,因為覺得跟原來的‘老編輯部’的風格偏離太多,角色、表演、鏡頭、剪輯什麼的,一切都是全新的詮釋方式,不知道大家能不能接受。導演要我們不要老拿這部戲和老的去比較,沒有特別的可比性,對年輕觀眾來說這完全是一部新的戲。對‘老編輯部’有情結的觀眾看這個戲,也會產生和以前不一樣的感覺。同樣是喜劇的《愛情公寓》可能是年輕人更愛看,我覺得《新編輯部故事》應該是老中青‘通殺’。”
與鄭導的第一次合作
雖然拍的是看著樂嗬嗬的喜劇,但是3個月下來,給陳好最大的感受就是“喜劇太難拍了”,“往往是今天演完了,就開始想明天有沒有更有意思的手段來演,那種緊迫感和壓迫感讓你特別累心,拍戲過程中總感覺自己黔驢技窮了,沒有新鮮招兒了,每天都在想怎麼辦,怎麼辦?怎麼才能讓我的角色更有意思,用什麼樣的方式讓她更加充滿喜劇感,真的是每天都在想這些問題。現在拍完了,馬上就要播出了,心裏還是挺忐忑的。我相信對每一個投入演出的演員來講,都希望自己拍的戲有好的口碑,有好的收視表現,這一切就交由觀眾來評判了。這是我第一次和鄭曉龍導演合作,他是老版《編輯部的故事》的總策劃,之前對他一直是懷著特別仰慕的心理。剛進組時覺得他很嚴肅,在談論劇本的時候大家還不是很熟,我自己的表演分寸也拿捏得不準確,心裏沒底,有點怕他。後來戲拍起來了,大家也漸漸熟了,就覺得他很單純,很真實,是個特別可愛的人。導演特別愛吃零食,每天都在片場嗑瓜子,當然這也是我們演員和整個劇組的福利。不過在這裏我還是要給導演提點小意見:導演,請不要吝嗇你的讚美之辭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