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戰爭的原因,中國現在的軍隊已經超過了120萬,這其中有一部分人要退役,而有一部分人應該從主戰場上退下來,安置到其他地方去。為了減少軍費消耗,曹躍決定裁軍30萬人,但是一二三戰區的士兵不會被裁撤,他們會被分到四五六七八軍區,擴充其他軍區的軍隊人數,讓一些不滿編的軍隊擴充到非戰時編製。以駐防在廣西的68軍為例子,為了全力支援北方戰事,68軍人員隻有4000人。一個集團軍隻有4000人說出來都不會有人相信,而在北方,47集團軍攻克旅順之後總兵力達到5萬人。因此曹躍將打過仗的北方軍隊士兵向南方調集,華南軍區的三個集團軍67、68、69三個集團軍總人數增加到9萬人。
以各軍區命名的各兵團,分別是:
戍衛兵團,下轄第5軍、第6軍、第7軍、第8軍、第9軍,總兵力為10萬人。
第一軍團(華北/北方軍團),下轄第16軍、第17軍、第18軍、第19軍,總兵力12萬人。
第二軍團(西北軍團),下轄第25軍、第26軍、第27軍、第28軍、第29軍,總兵力15萬人。
第三軍團(東北軍團),下轄第36軍、第37軍、第****、第39軍,總兵力12萬人。
第四軍團(華東軍團),下轄第47軍、第48軍、第49軍,總兵力9萬人。
第五軍團(東南軍團),下轄第58軍、第59軍,總兵力4萬人。
第六軍團(華南軍團),下轄第67軍、第68軍、第69軍,總兵力9萬人。
第七軍團(西南軍團),下轄第77軍、第78軍、第79軍,總兵力6萬人。
第八軍團(中原軍團),下轄第88軍、第89軍,總兵力4萬人。
整編之後全國總計81萬陸軍,120萬陸軍裁軍30萬還有90萬人,也就是說多餘出來9萬士兵需要安置,曹躍決定讓這些士兵組建海外兵團,番號分別是第1軍、第2軍和第3軍,這三個集團軍每軍3萬陸軍士兵,長期駐紮國外,保護國家在海外的利益。
根據曹躍的建議,第1軍駐紮在中亞,第2軍駐紮在南亞,第3軍駐紮在西亞,但是現在中國暫時沒有能力將觸手延伸到海外,於是為了讓士兵熟悉未來的戰鬥,曹躍將第1集團軍和第3集團軍暫時駐紮在新疆,適應中亞和西亞的沙漠幹燥氣候,第2軍駐紮在雲南,適應南亞的潮濕氣候。當然,組建新軍以及調集軍隊,是需要一定時間的,按照參謀總部的計劃,海外兵團的建成時間是在1906年9月份左右,而且海外兵團的軍事長官尚且未定。
曹躍暫時還沒有確定這三個步兵師的主帥人選,畢竟這三支軍隊屬於未來中的殖民軍和打手,一般的人是無法駕馭得了這支部隊的。曹躍選來選去,選中了三個人,分別是格桑二哥、葉誌和衛修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