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比曆史上還要遲了半個月,並且還導致了日軍大量傷亡,但旅順還是被日軍攻克了。旅順戰役,俄軍死亡高達三萬餘人,而日軍的陣亡人數竟然高達四萬多人,第三軍換了幾茬人,除了師團長和部分旅團長外,日軍軍官和士兵從頭到尾換了一個遍。
然而縱觀整個旅順戰役,縱然乃木希典因為其固執的戰術導致這四萬多人的陣亡,可是日本高層盲目的信任乃木希典可以第二次攻克旅順,尤其是作為長州藩的一員,陸軍方麵甚至將乃木希典的送死戰術奉為日軍的“精神”,而後來甚至將這種送死精神和原本忠君思想武士道結合起來。當然,也不能完全否認乃木希典的戰術,除了最後的203高地之外,旅順外圍所有戰鬥全都是在乃木希典指揮下完成,且前期最難打的,最消耗俄軍有生力量的戰鬥,全部都是由乃木希典完成。
而兒玉源太郎製定了正確的最終戰術,屬於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並不能完全否認乃木希典的失敗——最起碼乃木希典用四萬多人的生命將俄軍的彈藥消耗殆盡。而日軍攻克旅順,引發了國內更加狂熱的民眾遊行慶祝活動。
日本百姓自發地走上了大姐,12月15日,盡管已經是冬日,盡管東京下起了大雪,但是還是有二十萬人湧上東京街頭,日本百姓手持著尼古拉二世的頭像,頭像上畫著插著一把匕首,而在頭像的下方用日語寫著:小醜。
二十萬人的大遊行是前所未有的,也是日本立國以來規模最大的,這其中包含著一個非常特使的原因,那就是日本首次戰勝了白人國家。
在曆史上日本人更加瘋狂,因為曆史上的他們是首次代表黃種人戰勝白種人,而在這個時空之中,他們卻落到第二了,因為第一次戰勝白人的是中國人。中國人敗過日本人,中國人打敗過白人,日本人被白人欺負得不敢抬頭,貌似形成了一個剪刀石頭布的關係。
然而現在,隨著旅順被攻克,日本人終於能夠抬起頭來了,長出一口氣。
歡樂的遊行隊伍首先在東京體育場附近自發地集合,然後開始沿著大陸走向日本皇宮覲見明治天皇。日本有兩座皇宮,一座是古代皇宮,坐落在京都,屬於關西地區,另一所則是辦公用的,在東京的皇居。由於東京的地位越來越重要,已經成為了日本的經濟政治文化教育軍事等各方麵的中心城市,很顯然,為了皇權的鞏固,明治天皇將首都移到了東京。
來到皇宮麵前之後,日本百姓高呼天皇萬歲的口號,然後有人在他們麵前開始宣讀起來報紙,幾乎是每讀一句話,數十萬人就會歡呼一次。
日本的報紙大肆渲染戰勝俄國一事,仿佛日本人不是贏了一場戰役,而是贏得了一次戰爭。這次的慶祝規模比上一次甲午戰爭戰勝中國還熱烈得多了,當年不過三萬多人慶祝,而這次足足二十五萬人,整個東京都陷入了一片狂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