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二章 唐努烏梁海之矛(一)(2 / 2)

西北蠻子殺人不眨眼的,第16集團軍軍長馮洋,騎兵軍官出身,最早跟隨摩恪達將軍,殺起人來是不分敵我,所以這一路之上那些講閑話,不服從命令的,質疑的,全都被他下令直接用刺刀給捅死了。

馮洋時時刻刻牢記曹躍的要求,對於士兵來說,別讓他們有時間想什麼,還需要給他們發布命令,讓他們去做。士兵們寧可被錯誤的指令害死,也不會接受一個優柔寡斷的將軍的指揮。

馮洋將曹躍作為榜樣,甚至曹躍留起了兩撇小胡子,馮洋也留起了兩撇小胡子,兩個人是如此的相似,以至於對待逃兵的方式上,簡直如出一轍。

在兩百多具屍體麵前,所有中國士兵不敢懈怠,幾乎是一到休息的時候,士兵就找一個地方睡覺,等人叫醒自己之後,立即跑步前進。

就這樣,經過了兩天日夜不停地行軍,9月24日早上,中國軍隊疲憊不堪地抵達阿巴坎。中國軍隊騎兵的腳步太快了,令人錯不及暇,俄國人根本組織不起來有效的防禦。

很快,中國近一萬名騎兵便攻陷了阿巴坎,然後中國軍隊的腳步並沒有停止下來,而是繼續將阿巴坎丟給後麵的步兵,騎兵繼續向北前進直撲克拉斯諾爾斯克。馮洋不顧其他軍官的反對,對他們說:“我們是唐努烏梁海之矛,隻有這一直矛刺得又快又準又狠,才能給俄國人最大的震撼,才能夠將伊爾庫斯克的俄軍吸引出來。你們累,我也累,但是比起死亡,我們接受累。占領克拉斯諾爾克斯市之後,我們全軍休整!”

回答他的是疲憊的聲音,大家心裏支持馮洋軍令,可是將士們的身體卻接受不了了,一部分士兵走著走著就再也起不來了。馮洋看到之後,無奈隻能選擇讓騎兵和騎馬的步兵先行前進,步兵、炮兵與輜重休息六個小時之後繼續前進。

克拉斯諾爾斯克並不是阿巴坎以及阿巴紮這種隻有少數俄羅斯移民並且隻有不到兩千人的小村鎮,它是西伯利亞大鐵路一處重要樞紐站,單單是駐軍就已經達到兩千人,再加上居民,克拉斯諾爾斯克有五萬多人。在沙俄時代,克拉斯諾爾克斯憑借著獨特的位置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補給站的優勢,另外還有一座中興煤礦的資源成為俄國北亞第三大城市。

(北亞一直以來都是俄國苦役犯傳統流放之地,而作為第三大城市,克拉斯諾爾克斯也有一座關押著******的監獄,偉大革命導師列寧同誌就曾經被關押在此,直到四年前他被釋放前往德國創建反俄報紙《火星報》。可以說,德國為了反俄也費盡了心機,俄國國內不斷爆發的工人運動與起義,與德國政府有著千絲萬縷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