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曹躍給了張之洞一份還算完美的答卷,讓張之洞很滿意他的表現。
但就在張之洞在船上的時候,卻突然得知一件讓他措手不及的事情,那就是曹躍提出的政治改革,將六部製度變為八部製度,增加了外交部與郵電部。
外交尚書李鴻章,可郵電部的改革卻遲遲未進行,再聯想到自己入京,張之洞似乎明白了曹躍的想法,再聯想到這一步布局,張之洞也不由的感慨如今的曹躍是羽翼豐滿,正是推動全國進行新政改革了。
新政改革,需要曹躍這樣的強有力領導,張之洞感覺曹躍正是新政改革的救命稻草。
張之洞將曹躍視為新政推廣的救星,曹躍也將張之洞當做自己的救命稻草,因為張之洞操辦的漢陽兵工廠是現在中國唯一一家能夠生產彈藥的兵工廠,而血軍最缺乏的就是彈藥。有了彈藥,曹躍才能夠派遣軍隊北上東北收複領土,才能東拒德國入侵,才能平定中國統一國家,才能對抗列強建設強國。
沒有彈藥,什麼都做不成。
所以曹躍不得不放下中堂的身段,親自迎接張之洞的到來。
其實曹躍自己也感覺到自己窩囊,人家穿越之後上帝要麼給個什麼紅警基地、星際交換場,要麼身上帶著一群這個那個靈丹妙藥,金手指打開,偏偏他清清白白來到此間,曆經了那麼多事那麼多苦,終於成為人上人,然而更加麻煩的事情來了,正所謂能力多大責任多大,成為軍機首輔大臣之後,曹躍反倒不如做一個邊軍統帥小軍閥逍遙自在了,處處受限處處都是掣肘。
皇族的關係、國際關係、國家前途、官僚人事、軍事發展、國家建設、民生影響、災難災害……一係列的壓力迎麵撲來,若非戰爭狀態下,曹躍還真的難以解決這麼多麻煩。恰好是戰爭狀態,曹躍才能夠發揮自己的擅長之處,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給百姓留下一個鐵血中堂的印象。
盡管民間一些“公知”認定曹躍授意李鴻章簽署賣國條約,可對老百姓來說帶給他們最大的好處就是戰爭暫時停止了。
隨後曹躍頒布政令,由於庚子年間甘肅、陝西、山西、河南、河北遭受旱災,兩年之內五省免除農稅、賦稅、田稅,並要求地主主動給受災百姓降低地租至少三成,曹躍在各地設立監督點,如果地主違反國家政令,降租少於三成引起當地民亂,則以通敵亂國罪懲辦,介時全家問斬土地分給租戶。
五省百姓頓時歡聲雷動,五省的地主們心中也鬆了一口氣!
因為旱災的原因,各地收成銳減,見麵了田稅、賦稅、農稅三稅之後,地主們也不用上交賦稅了,在這種大災年之中,有些地絕收,官府要是強行繳納三稅,地主也隻能拿出去年的餘糧來。幸好免稅了,即便降低三成田租又算的了什麼呢,對於一些絕收的土地,減免三成田租和田租全免是一樣的啊。
用葛大爺的一句話來說,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