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七章 吳佩孚與張作霖(1 / 2)

第四百三十七章吳佩孚與張作霖

在曹躍整編新軍的時候,李鴻章也在另一個途徑上解決著中俄的戰爭,作為各國總理衙門大臣已經現年七十八歲的他,盡管身體越來越虛弱,但他依舊抱著虛弱的身體與俄國人周旋。

俄國人貪婪無比,使用外交手段也須割讓許多利益給他們,李鴻章和俄國的老狐狸外交官卡西尼反複協商,卡西尼因為不知道阿列克謝耶夫已經被釋放,因此也頗為忌憚,所以中俄的這兩隻老狐狸,反反複複洽談,卻並沒有取得任何進展。

李鴻章的外交談判是到了曹躍的大力支持的,曹躍不能保證阿列克謝耶夫能夠信守承諾,與俄國的戰爭,他要做幾手準備。第一手準備就是軍隊出關,將俄國堵在山海關外,然後通過不斷的騷擾和蠶食,逐漸將俄國人打出中國。第二手準備是阿列克謝耶夫,第三手準備則是李鴻章的談判,三手準備同時進行,也顯示除了曹躍並沒有絕對的信心。

李鴻章由於身體方麵的原因,很多時候由長子李經方代為談判,李經方曾經擔任過大清駐俄領事,說得一口標準莫斯科口音俄語和法語,卡西尼非常願意與他接觸。李經方說道:“俄國應該坐下來和我國政府談判,我們不應該戰爭,我國政府沒有對東北的實際控製能力,現在我們隻要求在大義上保持國家尊嚴。而你們真正的敵人是日本,日本!”

卡西尼冷冷地說道:“日本是我們長遠之敵,但現在我們的敵人是你們。”

李經方道:“中國有一句古話叫做人無遠慮必有近憂,難道俄國人目光這麼短淺?哪位為什麼還要全世界尋找出海口呢?不正是因為曆任沙皇都在為俄國的未來著想嗎?”

卡西尼問:“你們無非是想對我們說,希望停止戰爭吧。”

“不,不是我們需要停止,而是你們需要。”李經方道,“如果戰爭繼續下去,俄國將要麵臨一個非常尷尬的境地。”

“為什麼?”

“說句難聽的話,中國盡管已經是世界列強的獵物,但是沒有人喜歡看到中國這頭獵物被俄國獨吞。當英國、法國和日本等其他十二個國家已經停止了腳步,而俄國卻貪得無厭的話,那麼等待俄國的將是全世界的怒火。”李經方打開一張紙,說道:“日本陸軍正在研究擴軍計劃,計劃之中原來的14個常備師團增加到17個師團,而日本海軍計劃在兩年之內增加六條鐵甲艦,我想日本人的陸海軍擴軍計劃,沒有必要針對中國吧?”

卡西尼將此情報報告給了他的上司,得到回複之後找到李經方說道:“我國皇帝陛下允許中俄進行密約,但是談判地點在莫斯科。”

“很好,我們這就讓莫斯科的大清公使洽談密約。”李經方道。

中國駐俄國大使楊儒接到國內各國總理衙門的電報之後,緊接著接到了清政府“宰相”曹躍的密電,電報之中他要求楊儒變成一個“潑婦”,與俄國人周旋,讓俄國人失去耐心,如果我國政府首先失去耐心的話,俄國一定會獅子大開口。

楊儒本來是一位性格剛烈的人,在曆史上也是他和俄國進行交涉,最終因為俄國人在談判桌上的咄咄逼人和屢次對中國的侮辱,再看到國力衰弱任人欺淩,再一次談判交涉之後,回到駐地氣得吐血身亡,享年六十二歲。但是這一次曹躍作為宰相給他的密電卻顛覆了儒生楊儒的世界觀,曹躍讓他學潑婦,糾纏無理取鬧,這豈能是談判的觀點?但幸運的是,俄國人尚有七千戰俘在中國清政府手中,這是一樁非常重要的籌碼。

楊儒時時地將電報從俄國發回中國的同時,吳佩孚帶著手下心腹蕭耀南、張福來、孫傳芳抵達北京,接受曹躍的秘密委派。原武衛右軍被整編為兩個步兵旅即步兵21旅和步兵22旅之後不久,血軍整編為新軍,血軍右路軍整編為華東軍區第38集團軍和第39集團軍,按理來說,如果吳佩孚留在軍隊,起碼能做一個團長。可問題是吳佩孚的頂頭上司是張勳,張勳擔任482旅旅長,這讓心高氣傲的吳佩孚無法忍受。

馮國璋因為投靠曹躍比較早,被委任為禁軍旅帥,如今是第9集團軍93旅旅長,而段祺瑞如今在新軍參謀部被委以重任,吳佩孚深感自己不能再碌碌無為了,於是他找到自己的手下,將曹躍召集自己去東北一事說了出來,希望他們能夠和自己一起“闖關外”。

蕭耀南等人一聽,立即表示願意隨他一起出關,由於新軍隻整編了兩個軍區,顯而易見東北地區未來一定會整編軍隊,如果他們早一些出關做出貢獻,將來整編東北地區新軍的時候,他們一定會成為不可缺少的人物。幾個人一合計,隨著吳佩孚一起來到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