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一十四章 神奇的8月27日(上)(1 / 2)

今天是1900年8月27日,一早。

北京各國總理衙門對外通電,中意雙方共同宣布,中意簽署停戰條約,即《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具體內容並不對外公開,不過各國總理衙門發言人辜鴻銘說從現在開始,意大利人可以持有證明,在中國暢通無阻,中國人隨時隨刻歡迎意大利人的到來,意大利人在中國做生意不需要繳納特別的稅,並且開設中意友好經濟專區,用於意大利在華做貿易。

意大利與中國清政府私自簽訂的諒解備忘錄在八國聯軍之中引起了軒然大波,尤其是隨後的合同版本被秘密流傳出來,各國紛紛表示對意大利的憤慨——你丫又一次背叛大家!

但就意大利本身來說他們也占了非常大的便宜,隻出動了一支軍樂隊就獲得132萬銀子撫恤金和20萬兩銀子大使館修繕費,更重要的是獲得了一塊租界,意大利人不同意才怪!如果意大利人知道在另一個時空曆史上意大利曾經輕易獲取多麼大的利益,就不會這麼快高興了……

中意停戰條約即《庚子年中意諒解備忘錄》的對外公布成為清政府在外交上的一個奇跡,而電文一公開,不但震驚了其他國家,也同樣給曹躍的執政帶來了極大的威懾力。

湖北漢陽,湖廣總督府內,張之洞驚愕得將手中的茶壺跌落在地上,他大叫道:“什麼?停戰了?意大利停戰了?”

幕僚梁鼎芬端著電文說道:“是,意大利和我國停戰了,前所未見啊。”

另一幕僚陳衍說道:“怕是曹中堂簽了不少賣國條約吧?否則條約為何不公開?”他握拳義憤填膺道:“此等賣國條約卻不說出來,當真以為中國人都是傻子?”

張之洞反倒搖了搖頭笑道:“叔伊不要動怒,在我看來這次外交卻是一個勝利,畢竟我中國打不起列強諸國,太後向十三國宣戰,著實愚蠢之至。她能挑動戰爭,卻不能終結戰爭,禍國殃民實不可取。曹中堂所做,無非是將列強拆開,瓦解其聯盟,減少損失罷了。曹中堂必定知道,中國必敗,我大清必定喪權辱國,他不過是將此損失減少到最小罷了。”

梁鼎芬道:“香帥,依您所見,曹中堂下一步會不會對付我們?我聽說山東巡撫袁世凱被晉升為刑部尚書了,屬於破格提拔,連升兩級。世人皆知袁世凱與皇帝陛下有仇,袁世凱入京必死無疑啊。”

張之洞道:“袁世凱咎由自取而已,他當初答應陛下,而後出賣陛下,反複無常小人。”

梁鼎芬笑道:“他雖反複無常,但卻是能吏。”

“是啊。”張之洞道,“袁世凱為人雖狡詐,但為官能幹,造福百姓,卻是一名好官。隻可惜……陛下複位了,偏偏幫助陛下的還是曹躍曹中堂。”

梁鼎芬道:“香帥,自朝廷宣布著袁世凱升任刑部尚書,卻不見袁世凱回應。”

“遲早。”張之洞道,“袁世凱若不回應,戰爭一旦結束,他便為反賊一個,介時天下共同討伐。”

陳衍說道:“袁世凱會反否?”

梁鼎芬道:“袁世凱作用一省尚且受到掣肘,豈能與朝廷大軍相抗衡?”

張之洞道:“袁世凱這幾天必定會赴任,若為刑部尚書,尚有一線生機,若謀反則株連九族,若辭官回家,以我曆任大清皇帝的習慣,必定會秋後算賬。”

梁鼎芬道:“我湖廣將如何?”

張之洞想了想說:“發去賀電,表述順服朝廷,各地奏折送去。”

真說著,與張之洞一項有矛盾的湖北巡撫於蔭霖來了,兩人表麵友好,但私下交情卻很差。張之洞屬於清流領袖之一,不過卻不屬於帝黨一派,卻也不完全屬於後黨一派,而於蔭霖乃後黨地方骨幹,反對一切新政,反對一切西方新法,所以維新變法在湖北隻有武漢三鎮因張之洞的支持而成型,其他地方皆未成形。

沒想到於蔭霖來到湖廣總督府,眾人連忙迎接,於蔭霖搖頭歎氣道:“大事不好,大事不好啊,曹躍立下奇功,中堂位置坐得更穩了。”

“這有何不好?”張之洞反問。

於蔭霖冷笑道:“他二十幾歲年紀便做了中堂,將來你我故去之後,還有誰能掣肘與他?到那時怕是整個大清都是他的了,說句難聽的話,便是他謀反,介時將無人反對啊。”

張之洞道:“於大人危言聳聽了危言聳聽了。”

“我不是嚇唬你。”於蔭霖急道,“連袁世凱都赴京了!”

“什麼?”張之洞驚訝道,“什麼時候的事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