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問題,將軍閣下。”莫西托夫這才心裏好受了一些。
“全體俄羅斯勇士們準備好,我們要進攻了,殺光中國人!”李尼維支高喊道。
“殺光中國人!”眾俄國軍官高呼。
李尼維支見手下軍官們士氣高昂,於是驕傲地說:“勝利屬於俄羅斯,光榮屬於俄羅斯,烏拉!殺!”
“烏拉,殺!”
“殺光中國人!烏拉!”莫西托夫也高聲大喊道,做一個敗軍之將是很恥辱的,不管是哪一個國家,敗軍之將往往被人嘲笑謾罵甚至侮辱。但是比起在東方的敗軍之將往往被棄之不用來說,俄國人隻是大家笑話一下,在關鍵時刻俄國指揮官還是會毫不猶豫地啟用敗軍之將。
在俄國人看來,敗軍之將擁有更多的戰場經驗,避免重蹈覆轍。而實際上敗軍之將也往往能夠給軍隊帶來許多好處,很多次著名戰役都是俄國的曾經的敗軍之將打下來的。
莫西托夫心中一直想要一雪前恥,隻可惜一直沒有機會,而現在在麵對血軍的時候,他又一次想到了那個留著絡腮胡子的中國將軍曹躍來。那個殺人不眨眼的魔鬼,那個中國的戰神,不知道他在不在對麵。
曹躍沒有在對麵,曹躍遠在北京城北麵順義研究怎麼迎戰八國聯軍呢,李尼維支對手是名不見經傳的聶嘉,而這一戰也是聶嘉單獨指揮的第一戰。
此役,李尼維支聯隊擁有3000俄國遠東步兵(其中包括500哥薩克騎兵),27門野戰炮,6挺馬克西姆重機槍,所部士兵使用的是伯丹式單發步槍,同時俄國軍隊的格鬥能力遠超這個時代的中國士兵,他們的平均身高一米八,而血軍士兵平均身高才一米六五,所以如果在雙方接戰發生白刃戰,中國士兵打不過俄國人。
在李尼維支對麵,是聶嘉帶領的西北血軍步兵第3旅,步兵第4旅,新編步兵第11旅,新編步兵第12旅,新編步兵第18旅,總人數38000餘人,擁有野炮42門,馬克沁重機槍22挺,步槍18000支,其中15000支是口徑為7。92毫米的毛瑟步槍或者仿製步槍,這15000支步槍能做到戰時子彈口徑統一,避免運輸子彈麻煩。而另外3000支各種型號步槍被曹躍平均分給了11旅、12旅和17旅,這三個旅的武器是長刀、手榴彈以及自製盾牌等冷兵器部隊,每個旅獲得1000支步槍。
總體說來,中國軍隊從兵力和軍火方麵都要勝過對方,但是現在雙方都不知道對手的真實兵力,仿佛兩個下盲棋的棋手一樣,拚的就是誰能夠咬住牙堅持。
7月29日下午3點整,李尼維支聯隊率先向中國血軍守軍陣地發起進攻,27門野炮毫不猶豫地將毒氣彈率先扔了過去。防守在陣地第一線的是血軍步兵第3旅的9團,他們依托著修築的簡單工事準備阻擊對手,沒想到對方發射了毒氣。而幾乎沒有中國士兵意識到毒氣彈,隻有當大家呼吸進去毒氣之後,才發覺不對勁,很多人大聲地咳嗽起來,更多的人則躺在戰壕中吐著唾沫抽出著。
9團團長莫子龍是曹躍的老部下,也是潼關人,跟隨曹躍從潼關一直到現在,依靠的是軍功升遷。他沒有上過軍校,因為他大字不識一個,莫子龍最高的理想就是將來做曹躍的趙子龍。所以這個人作戰極其勇猛,可是再勇猛的將軍在麵對現代化戰爭的時候也傻眼了,莫子龍本人就被毒氣熏倒在地上無法指揮。
此時9團年輕的參謀軍官蔡鍔冒著被毒氣熏倒的危險大喊道:“用水澆在毛巾上,蓋在臉上,不要睜開眼睛。”很快,這道命令被一些年輕的軍官冒著生命危險傳達下去了,為此三名陝西武備學堂三期的軍官生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半個小時之後,李尼維支下令炮兵使用大炮對正麵陣地進行炮火進攻,甚至他覺得多此一舉了,浪費自己的炮彈嘛。
“轟!”
“轟!”
第二輪炮擊,數百枚炮彈落在9團陣地上,幸好曹躍要求所有陣地戰壕深度必須至少達到一米五,且戰壕必須以之字形戰壕為標準,避免了炮擊傷亡帶來的更大傷害。
李尼維支自信滿滿,放下望遠鏡之後對手下說道:“耶夫格尼,帶著你手下的農民去收割果實去吧。”
“是!”耶夫格尼大喊著“天佑俄羅斯”率領苦役營端著刺刀衝向了中國陣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