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汝祺激動地四處演講,希望人們通過這次購買洋貨認清楚西北地區發展的潛力,我們有錢,我們是在是有錢。
可惜人們的注意力全都放在了暴漲的保寧礦業公司的股票上了,對孫汝祺的呼聲置之不理。每天有很多人在報紙上分析,保寧礦業的股票到底會漲到什麼程度,什麼是股票雲雲,整個江南地區都陷入了炒股狂潮之中,簡直是全民炒股。而受到保寧礦業股票暴漲的帶動,整個上海股市大漲,更是刺激了人們將錢財投入其中。
孫汝祺的演講徒勞無功,除了讓人們認識到這個年紀輕輕連胡子都每長的西北商業代表之外,就隻剩下嘲笑了。
400萬兩銀子,你要是投入股市裏,一年少說要賺回來100萬兩,做實業?儂腦子瓦塔了?這年頭誰做事業誰是白癡!
除了虞洽卿、丁維幡、張之善等人因之前在西安與曹躍達成的協議購買了部分股票之外,可以說孫汝祺的這三隻上市股票均告失敗,發行之後就被扔進了垃圾堆裏去了。除了一些炒股的偶爾買一些股份之外,沒有人看好西北的實業。
與孫汝祺有同樣感覺的還有張謇,他的大生紗廠雖然因股市暴漲導致股票價格飛升,可是當他前往銀莊票號借錢擴大生產的時候,被諸多銀莊票號告知他們手頭沒有錢,大家都在炒股呢。
張謇立即感到不妙,如果所有人的錢都放在股市裏,那麼一旦股市有什麼風險,這會讓多少銀莊票號倒閉呢?張謇立即在報紙上寫文章批評全民炒股熱潮,呼籲大家投資實業,不要再這麼頭腦發熱下去了。
孫汝祺在看到張謇的報紙之後,立即寫文章支持張謇,並邀請張謇前往西北一看,勸說張謇在西北發展。這兩個人雖然未曾見麵,倒是在報紙上惺惺相惜。
孫汝祺跑到蘇州老家,勸說族人購買這三支西北股票,但是他的老父親雖然欣賞他在西北取得的成就,尤其是他們孫家一門五子全都在西北宣撫使手下當差,他最看重的小兒子取得最高的成就,可是對於西北的發展他卻一直不看好。西北有什麼啊?人口才那麼點,資源那麼匱乏,除了出兵源能打仗,什麼也不行。
孫汝祺無奈跑回到上海,寫文章呼籲大家冷靜不要跟著炒,並且呼籲大家拋售手中的股票,以此來打壓九國銀行囂張的氣焰。
但是很快,孫汝祺的好心好意就被人認為是漢奸之舉,一大群人跑到孫汝祺的辦公大樓要打他,說他蠱惑人心,隻讓外國人賺錢出賣中國金礦,說他不配做大清的子民,不配做漢人!
漢奸賣國賊!
本著痛打落水狗的精神,許多文人為了一點稿費,也開始加入到批判孫汝祺的行列之中,他們不敢批評張謇,人家張謇是狀元及第,雖然說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但誰敢輕易批評狀元郎,你首先也得有這個資本才是。可批評謾罵孫汝祺就簡單多了,這小子除了學了幾年私塾外,連一天縣學都沒上過,被送到教會學校去學習洋人的東西,吃的是洋墨水,喝的是牛奶,偏偏生了一副中國人的長相。不管不顧家族人的重托,甚至在洋人的學校裏還被開除了,最終隻能在一家小洋行裏麵做小夥計。要不是他的哥哥在西北發展的有聲有色,他跑過去投靠,早就在上海餓死了。結果現在你回來之後居然以專家自稱,你算什麼東西?
用北京人的話說,淬他!
好家夥,整個上海灘閑著沒事兒的人都來罵孫汝祺了,這幫人為了吸引眼球,把題目寫的異常驚悚,好像一天到晚那沒事做就是吃飯睡覺打豆豆——孫汝祺這個年輕人就是那個叫豆豆的家夥。
《上海新報》——《新時代新漢奸孫汝祺是如何煉成的!》
《申報》——《大清國的奇葩》
《新聞報》——《孫五少爺的空想》
《時報》——《股市大漲中的渾水摸魚者》
這些都還是上海灘有名的大報紙,至於小報紙就更多了,像什麼《鬆江報》《弄堂裏子》等報紙的標題就更嚇人。
《孫汝祺和我的兩三事》
《那一夜孫汝祺上了我的床》
《中國人還是洋人?》
《孫五公子豔遇記》
……
甚至連蘇州孫家的生意也受到了非常大的影響,有人防火燒了孫家的一個鋪子,氣得孫老爺子病倒了。另外還有人扒出來,孫汝祺的叔叔居然也購買了保寧礦業股份,買的數額還不少,足足500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