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陝西義和拳(1 / 2)

喝了酒之後,有人放起了鞭炮來,還有人送來了萬民傘,倒是好一番熱鬧。曹躍將陶模扶上馬車後翻身上馬,在百姓們的追逐中和喝彩聲中,率領大軍走入西安古城。百姓們倒是熱鬧非凡,隻是心中很是遺憾,遺憾的是這曹二郎穿的就是普通的將服,和他們心中的金甲戰衣一般的英俊小生差得很遠。

曹躍的六千五百大軍雖然引人注目,但更引人注目的恐怕還是在隊伍裏被押送的俄國戰俘了。這些俄國戰俘穿著俄國軍裝馬靴,身材高大長相凶狠,被繩子捆得嚴嚴實實,脖子上被串連著。有桀驁不馴的衝西安城的百姓呲牙咧嘴恐嚇,嚇得很多小孩哭了起來。

曹躍見狀讓何順去揪出那個嚇唬人的戰俘,當眾劈裏啪啦一頓大嘴巴打了下去,打得那戰俘成了豬頭,百姓們再一次叫好起來。人們總算是看到了什麼叫做囂張了,這才是虎將,這才是勇將,這才是戰神。

曹躍的從容和對外國佬的輕蔑,就像一支興奮劑一樣,讓百姓們尖叫起來,熱血沸騰起來,所謂的王師並非那些整日趾高氣昂戰時畏戰不前的兵油子們,而是這些平日秋毫無犯戰時殲敵無數的軍隊,毫無疑問曹躍率領的這支軍隊就是百姓們心目之中的王師。

不過現在百姓們越看曹躍的軍隊,越是寒酸,穿著破衣襤褸,服裝甚至都不能統一,說他們是官軍,比叛軍隻多了一層棉衣棉靴而已,甚至有些人的衣衫還是從俄軍扒下來的俄軍軍服。

這支軍隊太窮了,太苦了,他們苦了自己,平安了百姓啊。

人群之中百姓議論紛紛,有幾個身材高大威猛的漢子在遠遠地看著,一個說道:“二師兄,你看這曹二郎如何?會否允許我們義和拳在陝西設壇?”

被叫做二師兄的正是河北義和拳首領趙三多的十八個弟子(號稱十八魁)的老二高元祥,義和拳是今年年初的時候在河北梨園屯起事,目的是和洋教鬥爭。因清末外國教會在中國傳教,而加入教會實際上受到了洋人的保護,因此許多地痞無賴加入教會。這些地痞無賴教民加入基督教或者天主教之後,以西教教民身份自居,欺壓其他百姓,搶奪財產侮辱女性,引起百姓不滿。而各地官府攝於外國人的壓力,不敢對這些無賴教民管教,導致教民們越發欺壓,同時也激怒了諸多河北好漢。

十八魁就是此時應運而生,而十八魁起初被清廷鎮壓,直到他們投靠到河北名望甚重的梅花拳掌門趙三多門下,為了對抗教民,趙三多建立了義和拳。經過半年的時間,義和拳已經擴大到近萬人的規模,席卷河北大地。

而當義和拳總壇秘密得知曹躍抓到了八百俄國兵之後,決定找到曹躍,請曹躍殺洋人,並在陝西建立義和拳分壇。

趙三多對曹躍十分佩服,尤其是得知孫祿堂和尚雲祥兩位名鎮華夏的武師在曹躍手下,更是覺得曹躍能耐,於是派遣了高元祥、閆士和、閆士林、高啟山、蔣忠山五位徒弟前來陝西請殺洋人發展義和拳。

但義和拳的發展在此時尚且不大,明年將是義和拳發展的一個高峰期,因為帝黨和後黨之爭到了最後時刻,慈禧將會將光緒皇帝囚禁起來,遭到西方列強的譴責。慈禧氣憤西方國家幹涉大清內政,於是暗中囑咐各地官員支持打著“扶清滅洋”的義和拳,要給西方國家一點顏色看看。當然,慈禧的目的僅僅是讓西方國家看到中國百姓的憤怒,真正讓慈禧向西方八國宣戰的導火索卻是慈禧立瑞郡王載漪的兒子溥儁為太子,準備罷黜光緒皇帝,此舉立即遭到了西方列強的製止和全國各地大員的反對。

而慈禧居然聽信了義和團有多多神奇,真以為天兵天將下凡,刀槍不入,水火不侵,以為有百萬義和團天兵,誰都不怕了。同時召見義和團壇主們進京,結果義和團殺了德國駐華大使,最終導致了庚子國變。

但此時的義和拳,還僅僅是“地下黨”而已,一直到慈禧支持,他們才成為清廷官方組織下的義和團。

那高元祥倒是消息靈通,道:“十天之後,曹將軍在灞橋軍營召見西北民團首領,商討西北聯防剿匪事宜,我等可前去打探。我已經托人與本地鎮西鏢局曾總鏢頭過過話了,曾總鏢頭還算給我們義和拳三分薄麵,答應倒是給我們一方令牌,容我們三個人進去。”

閆士和問:“二師兄,為何還需要令牌,難道還有這個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