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二章 榮祿(1 / 2)

回到潼關之後,曹躍又與隋平安告別,隋平安的手下貝明德送給了他一份禮物,一份京城的大員名單,哪家哪戶有什麼關係,主要還是宗室的身份。對於曹躍來說,這份賀禮重要得太多了,頓時對貝明德這位家奴出身的旗人大生好感。

有了這份名單,也不至於以後進了京城一抹眼什麼都不動,萬一得罪了不該得罪的,自己的前程大計就泡湯了。

拜別了潼關諸將後,曹躍帶著三百騎兵繼續向東,眾人沿著官路到了洛陽,在洛陽過了除夕夜,曹躍也沒什麼好拿出來招待這三百兄弟的,隻能用好酒好肉與眾人慶祝,慶祝完了還要繼續趕路。

一個月後,眾人抵達北京,曹躍立即請求拜見兵部尚書榮祿。

榮祿是慈禧的最大的助手,也是晚清影響中國的重要政客之一,他一手提拔了袁世凱,也是滿清貴族出身之中少有的新思想派。他同情維新,但並不支持維新士子,認為他們誇誇其談,他反對義和拳,卻因慈禧支持而隻能沉默不語,後來慈禧向十一國宣戰,榮祿驚恐不已前去勸解,卻遭到慈禧訓斥被趕出皇宮,後來八國聯軍進北京,榮祿留在北京與各國周旋,算得上是一位開明的守舊派官員。

實際上榮祿現在並不難見,因為軍機大臣是翁同龢,把持朝政,他雖然是兵部尚書,但是現在他的主要心思都放在了新軍編練上。清廷的新軍即武衛軍,初步計劃是五個現代化陸軍,武衛前軍,武衛中軍,武衛左軍,武衛右軍,武衛後軍。前一段時間陝西提出操練新軍,遭到榮祿反對的原因也很簡單,大清國沒有那麼多軍備裝備軍隊,朝廷的新軍需要軍備軍餉,陝西的新軍就暫時不要實行了。

所以榮祿是比較反對陝西新軍的,至少陝西新軍編練也要晚上一段時間。

但是他沒想到的是,翁同龢不知道發了什麼瘋,一定要讓陝西練軍勇營去甘肅剿匪,連慈禧太後都看不過眼了,八百人去剿匪?剿什麼匪?這練軍勇營據說武器裝備亂七八遭,別說快槍了,就連刀盾都沒有多少。

翁同龢不就看著甘陝總督陶模投靠了後黨,然後給他打擊嗎?

後黨也不甘示弱,於是給陶模銀子和軍械,讓他去剿匪,剿匪不成,那是陶模的問題,剿匪成功了,說明後黨選擇是正確的。

因此這幾十萬兩本來要送到天津小站的軍械,便在天津武清軍火庫留了下來,交付給了陝西練軍,讓他們練出一支新軍。

北洋新軍總教頭袁世凱得知此事之後氣得簡直吐血,他沒想到自己看不起的陝西新軍居然後期直追迎頭趕上了,朝廷不知怎麼的,還把準備給他們的軍火交給了陝西新軍了。

前前後後雖然和曹躍沒什麼關係,可是正因為他這隻蝴蝶,煽動了後麵一連串的風浪。曹躍雖然在西北大名鼎鼎,但在中原暫時籍籍無名,所以榮祿見到曹躍的時候沒有多想,隻是考校了他一番關於火器的知識和兵事的考校。

曹躍對答如流,別說火氣,就是坦克哥也會開啊,你要是能拿得出來就拿。

榮祿原本隨便考察一番,沒想到曹躍對各種軍械非常熟悉,尤其對軍械的用法更加熟悉,甚至比他這個兵部尚書懂得更多,不禁開始對他有了興趣。看來陶模在甘陝也是找到了人才,起碼這個一年前籍籍無名的曹躍就是個軍械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