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毒士王宇(2 / 2)

王宇想了許久,猶豫再三,一生所學被清廷割棄,整日碌碌無非廝混勾欄瓦力之間,實乃王宇自暴自棄。如今有曹躍不計他的出身,主動到王府請他出山,雖然曹躍的詩句之中透露著反清廷自立為王的意味,可是男兒一生若沒有幾份拚搏,哪裏能夠舒展心中所學抱負?然而若曹躍真的將來起兵謀反,他王宇就是謀逆大罪,要被株連九族,這個罪名他能擔當得起嗎?

楊度在一旁笑道:“曹將軍雄心壯誌,令皙子佩服之至,隻是不知曹將軍對維新變法如何看待?”王宇抬起頭也看了看曹躍,希望他能夠回答這個問題,天下士子無不為維新變法奔走相告,支持變法,支持維新,希望中國再度崛起,支持光緒中興。

曹躍道:“維新變法是好,對大清國而言,維新像是人參一般的補品,可是大清怎麼用這個補品?我且問鴻鸞先生,你如今身體薄弱,我有一株千年老參贈與你,你是怎麼用它?”

王宇道:“我自然每日切下一片,以溫茶服用,滋陰補腎調理身心。”

“對,可是現在有人讓你把人參當做蘿卜一樣吃掉,你說這是對你有意還是有害?”曹躍問。

“我若是當人參為蘿卜一般,沒幾天就虛亢而死了。”王宇點頭道,“將軍的比喻我們理解,隻是若不用人參,這人就要虛弱而死,便不虛弱,也被鄰居欺負死啊。”

“所以,要看誰是醫生,庸醫治病殺人,良醫治病救人。”曹躍道,“維新絕對是好事,但昏臣維新,將亂國!如今翁同龢權傾天下,支持維新,但此人乃昏臣!維新誌士遲早被他害死,維新變法也遲早被他所害!”

“翁同龢乃天下清流領袖……”楊度佩服地說道,“此人鐵骨錚錚不畏強權,連太後的雌威都敢拂麵,實乃天下士子之典範。他如今支持新政,支持維新,乃天下大勢所趨,士子所望。”

“書生造反,十年不成!”曹躍冷笑道:“他若是能臣絕不會對太後拂麵,二位乃人中龍鳳,當分析一下,若維新黨人人人都如同翁同龢一般,還能實現維新救國?鐵骨錚錚也該有個限度,對外敵鐵骨錚錚,對內則需要剛柔並濟。”

不管是王宇還是楊度對翁同龢的評價都很高,而聽到曹躍對翁同龢如此不屑一顧,倒是不知道如何交談了。過了半響,王宇倒是笑了起來,咳嗽了兩聲轉移話題道:“曹將軍,王宇一介書生不知能幫將軍作何?”

曹躍大笑道:“極好,極好,先生願意幫我,極好,極好啊。我練軍勇營正缺先生這樣的策士,還請先生不要嫌棄勇營簡陋。”又轉向楊度,問道:“皙子先生,不知百川如何請的先生下山?”

楊度拱手道:“多謝將軍抬愛,然皙子還要在老師門下學習,恐怕暫時無法與將軍一同平定天下了,待皙子學成之日,必定為將軍效命。”

曹躍道:“一言為定,你若是去了他處,我曹躍便是騎著八匹駿馬也要把你追回來。”楊度內心感動不已,沒想到自己一個學子居然被他如此重視,忙鞠身行禮。

曹躍道:“先生行禮了,百川便認定先生這是預定百川身邊策士位置了,好,以後先生與鴻鸞先生便是我的人了。”三人開懷大笑,再度吃喝談論天下起來,楊度依舊是聽得多,說的少,倒是王宇得償所願終於有一展抱負之處,談論起如何治理西北來。

一番交談之下,曹躍也發現這王宇果真有真才實學,此人並未說什麼教化王道之類的泛泛之言,而是提出三字治理西北,一“兵”,二“利”,三“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