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 我的統領我的陝西練軍(1 / 2)

陶模哈哈大笑,曹躍算是說到他心裏去了,他何嚐不明白這年頭軍權遠遠大於一切,隻是作為甘陝總督,陶模是不允許直接統帥部隊的。因為根據清朝製度規定,各地總督在和平時期隻是一種擺設,身邊能指揮的部隊的也僅僅是家丁和親兵營。不管是滿漢哪個將軍,平日都不允許調動軍隊和私自擴充軍隊,否則視作謀反大罪。清初吳三桂之亂的教訓讓清政府對各地大員擴充親兵極為忌憚。

在曆史上,東三省總督趙爾巽最心愛的小妾由總督府親兵由北京一路護送到奉天,結果半路上被張作霖的手下喬裝的土匪劫走,且不說張作霖手下土匪有多大能耐,單單是堂堂一介東三省總督,身邊的親兵如此沒用,就可以看出來實際上總督不能擁有太多手下。

倒是有兩個總督手下親兵較多,一個是湖廣總督張之洞,另一個就是前直隸總督李鴻章,但整個大清還有誰能比他們倆更有權力的。

在戰亂期間二品總督主管各地軍事民政,但平日各地包括綠營、八旗軍、練軍、新軍隻聽帶兵將軍的,隻有在戰爭期間總督才能帶兵指揮作戰。

實際上陶模的親兵營若不是在邊患比較嚴重的陝西,早就被陝西禦史彈劾了,所以他小心翼翼地控製著親兵營的人數以免觸怒朝廷觸動大清皇族緊張的心。別看大清朝的皇帝們外戰不行,可是防範手下造反的本事還是很敏感的。

曹躍的擴軍在陶模看來是為他的安全著想,可是一想到帶著這幾百人的親兵營回去,難免被禦史們彈劾為“豢養私武,意圖謀反”的罪名。禦史們幹什麼吃的,就是靠著彈劾吃飯,要是禦史們不彈劾官員了,朝廷則開始追究禦史們慵懶了。曹躍能夠得到這個練軍的頭領,還多虧了清廷的這一項規定,而陶模能夠直接委任最大的職務也僅僅是營官了。

隻是這練軍用的是什麼編製,倒是讓陶模很頭疼,說是一營,但清末一營還分大營小營。有的大營幾萬人,有的小營十幾個人。如果用北洋新軍的編製吧,他們還沒有那個配置級別,但用綠營編製吧,實在是有些過時,咱們是練軍,可不是綠營了,用湘軍或者淮軍編製,更是曆史倒退了。

曹躍向陶模建議說建立一套臨時編製,等到新軍軍官學習畢業之後,再重新按照北洋新軍編製編練成軍,介時不管是誰做新軍統帥,曹躍作為練軍的統領都會得到重用。

陶模同意了便給曹躍權力,讓他的練軍以八百人上線。

曹躍便立即下令重組總督府親兵營,將手下部隊一分二位,令世家出身的冉東領甘陝總督府親兵營,人數為八十人。而曹躍選擇舉薦冉東做親兵營把總是因為他家在西安城中頗有勢力,再說冉東長得好形象不錯,在陶模身邊做馬弁拿出去,也不寒蟬,總督大人的親兵營時刻伴隨左右,多數時候還是依仗兵的作用。要是讓郝豹子那種夯貨或者賊眉鼠眼的李寧李石頭去做甘陝總督府親兵營侍從,拿出去也丟人不是?

陶模對曹躍的安排很滿意,他對冉東也很滿意,手下八十人的親兵營規模說大不大說小不小,地方禦史除非腦子進水了才會彈劾陶模。

其餘部隊再組建為陝西練軍營,曹躍擔任練軍營官統領。

辛洛擔任副統領。

陝西練軍營下設三連四隊,一連連長郝豹子,二連連長李亮,三連連長馮黑子,騎兵隊隊長韓錚,輜重隊隊長李石頭,親兵隊隊長陳開天,探兵隊隊長戴建龍。

步兵連一連三排,一排三班,一班正副班長滿編14人,因此一連總計126人,算上排長連長總計130人。

各戰隊為兩排士兵組成,因此一個戰隊人數為84人。

所以陝西練軍下轄總計726人,另有隨軍醫官文書民夫等共800人整。

曹躍將陝西練軍營的整軍計劃上報給陶模,陶模閱讀之後大為驚訝,他沒想到曹躍這個看起來隻會殺人的陝西第一悍將連新兵建設方案都能設想出來,便問道:“百川,這都是你想到的?你學過軍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