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宅男王謙(1 / 2)

王謙作為紅旗下是新青年,他絕對是個典型。出生時遭遇了在現代主義社會中隻有狗血電視劇才有的事情,出生時車禍,媽媽大出血死了,所以很光榮的在剛出生便成為單親家庭。等到8歲時,老爸又因為車禍死了,給王謙留下了一大筆錢。也正是因為那些錢往前才能活到今天。由於出生時遇到車禍,所以往前先天不足,經常生病,幸虧6歲那年遇到形意拳掌教,掌教不忍王謙早死,又抵不住王謙父親王世超的苦苦哀求,所以便所收下了王謙作為弟子,傳他形意拳,不過,當王謙18歲那年,師父因為意外死去了,諾大的師門隻有王謙一人。

都說“久病成良醫”,這話不假。王謙從出生一直到他20歲身體完全好的時候,就不斷地看各種中醫書,希望可以找到解決身體的辦法,皇天不負有心人,終於在他16歲那年找到了,經過4年的培養。在他20歲那年身體終於好了,為此,他還慶祝了一番。

世界上可以獲得大成就的人隻有兩種——第一種是像愛迪生一樣耐得住寂寞,為科研不斷努力的人,另一種就是像王謙一樣,宅到死的宅男,作為病秧子,20歲之前王謙很少可以出家門,每天憋在家裏的王謙,為打發時間隻有一個辦法——看書,看各種書,天文,地理,曆史,科研,文學,軍事,農業,等等甚至明星八卦他也是樂在其中,20歲之後由於習慣了宅在家裏,所以也是手不釋卷。上帝是公平的,他剝奪了一個人的一些東西,肯定還會賜予這個人另一些東西,王謙便是這類人的代表,雖然身體上的先天不足,但是王謙有這一項絕技,過目不忘,憑借著過目不忘王謙和越多大量,各種各類的書籍,王謙在25歲時進入了中科院,成為中國曆史上最年輕的中科院院士。

人都是念舊的。當一個人取得很大成就時,他的內心就會有一種告訴父母,親人的衝動,王謙,這個中科院最年輕的院士,當他取得很大成就時,他便會去他的父母,師父的墳上拜一拜,上一炷香,然後把自己的快樂,憂傷,成就,以及過錯告訴他們。每當去父母墳上時,他都會想到小時候,王謙小時候是和父親在農村生活,父親去世後,師父帶著王謙又守了5年孝。所以,在王謙的記憶裏,農村生活是不可磨滅的。也是最快樂,最幸福的時刻。為了紀念和懷念那段生活,王謙特意在郊區買了一塊地,蓋了一座房子,每年春天時他都會農科院找來一些種子,然後親手種上,等到秋天,他也會自己親手收割這些果實,然後自己吃,或者送給朋友們。所以王謙有很多很多的朋友。

人類是一種群居的生物,如果,讓一個人自己在一個世界裏,那麼,那個人可能命運可能是變瘋或者變傻,顯然,王謙是一個正常人,而且是一個聰明的正常人。又因為王謙很善良,對誰都熱情,自然的王謙有很多朋友,與他同姓的王林便是他最好的朋友之一。他們住在同一個公寓,那個公寓被王謙不顧王林反對命名為地主窩,寓意著他希望自己可以向地主一樣小富即安,每天無憂無慮,而那個可憐的公寓就這樣被命名為這個可以成為史上最爛的公寓名字,而這個公寓就是王謙在城市的住處。

轉眼間,又一個春天到來了,也宣告著王謙又長了一歲,正式步入27歲的行列,作為一個標準的鑽石王老五,王謙卻沒有老婆,用他的言語說就是‘生活如此美好,我為何要太早步入婚姻的墳墓?’。其實,沒有人知道,王謙不是不想結婚,而是在等一個人,那個在他初中時代所喜歡的女生,她姓郭。那個他日思夜想的女人。

當然,春天的到來,對王謙還有一個影響,他要請一段時間的假,回到自己的地裏去種莊稼。王謙種莊稼很奇怪,他有一個毛病,或者有一個要求,他要種的種子必須是可育的。在這個每個種子經銷商都恨不得賣假種的年代,要想得到可育種子隻有一個辦法,去種子的生產基地——農科院搞一些種子,很不幸,王謙的好朋友王林便是農科院院士,所以,麵對社會種子,王謙毫不猶豫就偷了。

地主窩,那個王謙和王林同住的公寓。

有時候,人真的有些不可理喻,尤其是像王謙這樣的宅男。他們有一種天性,就是能夠在家窩多久他們就會在家窩多久,就像現在,外麵明明是豔陽高照,出去溜溜是最好的選擇,可是宅男王謙卻是在家用最懶的姿勢看了一天的書,對了,還有他們養的寵物狗多多,一直純種的藏獒,很奇怪,這隻藏獒是散養的,看上去懶懶的,又有些溫和,但是,王謙真的親眼看見多多咬死一隻深山惡狼。

“叮咚,叮咚”門鈴響了,王林回來了,背著一個大大的,沉沉的大口袋回來。那是王謙讓他從農科院搞回來的種子,全是可育種子。“王謙,我跟你說啊!這次哥搞出來的種子,全是最新科研產品,抗旱,抗澇,抗蟲,能在最惡劣的環境下生長,而且高產。你看看,這是水稻種子,這是玉米種子,這是紅薯,這些都是我給你帶的禮物,怎麼樣?”王林一臉就等你誇我的表情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