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七章 國有股減持與黃金坑(3 / 3)

“是啊,今天的下跌不是莊家這個項莊的本意,下跌不是目的,是為了日後更好的上漲。二弟剛才說到了中興通訊前幾天的上漲縮量和今天的下跌放量問題,使我想到了一些老股民的經驗之談,那就是在上升趨勢的初期,縮量上漲和放量下跌是最理想的狀態,上升初期如果股價上漲但是量小,說明大家都看好未來的行情,拋售手裏股票的人少,而如果出現下跌放量說明看多的人包括機構在大量吸籌。換句話說,上漲縮量說明上檔壓力小,下跌放量說明回調支撐強。所以放量下跌,不是主力出逃,恰恰相反,正是主力的承接才造成了放量。所以,我同意二弟剛才講的觀點,中興通訊今天的下跌是上升趨勢已經形成後的放量下跌,是它觸底反彈的前兆。”楊滿倉一席話,把張小山和大牛都肯定了。

“那大哥和二哥的意思是下午就可以建倉中興通訊了?要是這樣的話,我可不可以出掉一部分萬科A,換入中興通訊呢?”張小山還是有點性急。

說話間,下午一點鍾到了,大牛看了一會中興通訊開盤後的走勢,對張小山說:“三弟,不要著急,中興通訊跌勢未止,說不定明天還會慣性走低,再觀察觀察,謹慎一點為好。你說的換股問題,倒是可以考慮,全倉一隻股確實風險太大,心裏也不踏實,但也要伺機而動。”

“三弟,心急吃不了熱豆腐,有時喝一杯茶的功夫就可以節約不少資金啊!”楊滿倉笑著端起了茶杯。

張小山也笑著端起茶杯,說道:“既然今天沒有操作任務了,我們就聊聊股市。中國股市有一個有趣的名詞叫黃金坑,也稱散戶坑,是散戶們扔下的黃金幫莊家填滿了他們挖的坑,所以這兩種叫法聯係起來更加形象貼切。我發現莊家在挖掘散戶坑的過程中往往伴隨著下跌放量,大哥能談談這種現象嗎?”

“你說的這種現象說穿了就是股市中的心理戰。我們隨便找出一隻股票來觀察它黃金坑形成的過程,”楊滿倉請大牛隨意調出一隻股票的日K線圖,繼續說:“你看這隻股票,它橫向盤整的時候,成交量很小,一旦往下跌卻開始放量,這種現象就叫‘跌放量’,越跌越恐慌,越恐慌越會放量,這就達到了市場主力想要達到的效果。主力要達到一個什麼市場效果呢?就是驅趕散戶。一輪浩浩蕩蕩的下跌,跌到最後不能再跌的時候,貪婪的主力總是把大部分籌碼都弄到了自己手裏,股價的下跌過程,就是籌碼從散戶手中轉移集中到主力手中的過程。量放不出來,就達不到主力充分收集籌碼的效果,所以主力要製造一輪又一輪向下突破,突破再突破,在這種突破中間,成交量就放出來了。

很多散戶不怕漲,怕跌。你不跌他就不逃,他放心得很。你越跌他就越恐慌,從20元跌到10元他不怕,從10元跌到5元他不怕,從5元跌到2.5元他就徹底害怕了。也就是說,你跌得越低,它就越放量,正因為能夠放量,說明散戶還在拋籌碼,說明散戶手裏麵還有籌碼。籌碼出來了,說明盤中有人要把籌碼賣出來,這就沒有見底。真正的見底就是莊家使勁往下砸,但是它再也放不出量了,不管跳水也好,快跌也好,慢跌也好,滑跌也好,總之放不出量來,這時散戶手中就幾乎沒有籌碼了,割肉也全部割完了。散戶手裏沒有了籌碼,籌碼已經集中到莊家手裏,這就完成了籌碼由分散到集中的過程。

再看這隻股票,後來它的股價從10元上漲到了30元,莊家在20元以上不斷地把籌碼甩出去,到了30元終於把籌碼全部甩給了散戶。這時籌碼就由莊家那裏分散到散戶手裏了,或者說籌碼從莊家的集中狀態分散到各個散戶那裏去了。籌碼從集中狀態到分散狀態,莊家也就完成了在股市中的獲利任務。”

說到這裏,楊滿倉喝了一口茶,接著道:“所有黃金坑的形成都伴隨著利空,伴隨著下跌放量,我們尤其要警惕個股在高、中位置的下跌放量,它往往說明散戶的恐慌盤還在不斷拋出來,底部還沒有到來,一直要跌到‘跌縮量 、漲放量’了,那就差不多了,起碼說明散戶的割肉盤已經拋光了,暫時沒有肉來割了,那才可能發生反彈。”

楊滿倉說完,大牛接過了話頭:“大哥的確是經驗之談。我隻補充一點,那就是在一些優質股上,散戶往往很能忍,能忍著不割肉,這就不行,這樣主力就沒法製造反彈,製造反彈需要主力在低點吸納一定量的籌碼,拉高後再讓散戶來追漲,如果不放量,就沒法達到這個目的。就像我們關注的中興通訊,散戶在低位就是不割肉,主力就是不拉升,它縮量橫盤的過程就是主力和散戶比耐心的過程。今天,主力終於找到了機會,借國有股減持這個‘利空’往下擊破了重要的支撐位。政策麵和技術麵的雙重利空,逼迫還沒有割肉的散戶在黎明到來之前的底部割肉,因此,這時候的放量就很可能是股價反彈或反轉前的最後一次放量。”

“那麼,明天就是至關重要的了。”張小山心領神會地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