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千年銀杏穀(2 / 3)

夏軍認真地說:“十月初是稍微早了一點,等到十一月秋未冬初的時候,銀杏穀確實會變得更加漂亮,屆時歡迎大家再來!”

“三弟,你說夏總豪爽仗義,果然不虛啊。”楊滿倉感歎道。

“不光是他,我們同學都是這樣的。”昌莉萍在一旁自豪地說。

“莉萍,不帶這麼自我表揚的。”蔣燕挽著閨密的胳膊,裝著很不好意思。燕子的調皮把大夥逗笑了。

歡聲笑語中,眾人邊信然漫步,邊欣賞著古銀杏樹的千姿百態。它們有的蒼勁挺拔、偉岸高聳;有的盤根錯節、老態龍鍾;有的雷擊杆空,仍枝繁葉茂;有的婀娜多姿,美似盆景;有的形同巨傘,籠蔭半畝;有的母子合抱,好似舐犢情深;有的連理成雙,宛如難舍難分的戀人;有的一樹孕多枝,猶如數代同堂……描繪不盡的自然美,生態美,給遊人帶來無限的遐想和樂趣。

走累了的眾人在一株古銀杏樹的濃蔭下暫憩,夏軍卻不閑著,仍然履行著臨時導遊的職責,他介紹道:“銀杏樹有許多奇特的現象。一是雌雄異株,每年穀雨前後開花。花極簡單,沒有花萼、花瓣。雄花隻在一條柄上著生些雄蕊,每個雄蕊隻生兩個花粉囊。雌花隻在每條長柄上著生兩個裸出的胚珠。由於花不太明顯,所以一般人很難看見,因此民間有人編造了離奇的傳說,說銀杏樹的花在每年春節除夕夜開,而且開的時間極短,隻閃三閃就不見了。這一傳說哄得古代一書呆子真的在除夕夜看銀杏開花。不過,春天如果能看到銀杏開花還真是幸事。二是它的生命力特強。日本廣島有棵銀杏樹,在美國投放原子彈以後,許多植物都死了,惟有銀杏樹幾年後又發芽。洛陽鎮有幾棵古銀杏死後,農民采用多株幼樹根部嫁接辦法又救活了,這種‘眾子救母’的奇特現象大概隻有銀杏樹才有。有些古銀杏樹遭雷擊後仍頑強地生存下來,而且枝繁葉茂。我國現存活的銀杏樹最‘長壽’的達三千年以上。三是結果周期長,它是‘晚婚晚育的模範’,實生苗20年以後才能結果,40年以後才進入盛果期,民間稱它‘公孫樹’,就是爺爺栽樹,孫子才能見到果實。四是銀杏全身都是寶。銀杏果實又叫白果,熟食能溫肺益氣,止咳嗽,治療婦科疾病,還可減少小便次數,過去秀才進考場時都要帶點白果吃。白果還能殺死皮膚上的細菌,可治酒刺,所以它又是高級化妝品的原料之一。將白果搗爛塗在手腳上,可治療皮膚皴裂。銀杏葉可提取黃酮,是治療心腦血管和高血壓的新藥。撿一片銀杏葉夾在書中,可防治蟲蛀。需要注意的是,白果果仁含有少量的氫氰酸,不宜多食,否則會引起中毒,但白果外殼卻有解毒作用,這種奇特功效也隻有白果才有。”

眾人一路走來,參觀了周氏祠旁的“五老樹”,隻見五棵樹齡均在2000年以上、樹圍都在8米左右的銀杏樹,樹根盤結,相依相扶,蔭蓋數畝,蔚為壯觀;拜訪了青林寨救孤嶺上的“銀杏至尊”,傳說是朱元璋當了皇帝後所封,據說朱元璋本人還叩拜過此樹。這棵古銀杏樹齡2600年,樹高約80米,樹圍8.8米,至今枝葉繁茂,古老剛勁。

在吳玫的提議下,張小山和同行的女士們八人一起手牽手,勉強合抱住了這株“銀杏至尊。”吳玫手按快門,留下了美好而難忘的瞬間。

中國石磨博物館可能很少有人知道在什麼地方,它就藏在千年古銀杏樹群落的山穀中。由當地著名收藏家耗時數載,從全國各地搜集的1300多副大小不一、材質各異、品相上等的石磨收藏在這座古典民居樣式的博物館中,這些石磨最大的直徑達1.1米、重達300公斤,最小的直徑則隻有10厘米左右。全國十幾個省幾百萬戶人家自願捐獻的普通石磨則被建成了石磨建築、石磨廣場、石磨幾凳、石磨雕塑等景觀,更多的石磨用來鋪裝景區步遊道,它們被鋪成小路和擺放在道路的兩邊,遊人行走其上,宛如身處曆史的時空之中。

一處小巧的飛瀑之下,遊人紛紛駐足留影。原來這是用 石磨堆砌而成的景觀,仰望瀑頂,顏色各異的石磨拚出“石來運轉”四個大字,寓意著“時來運轉”的美好願望。張小山一行也未免俗,大家輪流在人造瀑布下拍照留念,悠哉樂哉。

快樂的時光總是那麼容易流逝,晚霞在不知不覺中扮靚了西方的天際,隨著黃昏的降臨,銀杏穀漸漸寧靜下來。黃昏就像是我們生命的隱語,它引導著人們去領悟人生那一份平靜與淡泊。世事如棋,也許隻有獨倚黃昏,才能為心靈減壓,才能拋去一切煩惱,拋去一切無奈與追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