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稻花仙子(3 / 3)

在這樣一個豐收在望的季節,楊滿倉們選了一個風和景明的雙休日,又是三車十二人逍遙自在地往武漢進發。

此次的陣容雖然和上次荊州之行相當,但人員卻發生了變化。有楊滿倉老兩口,張小山、大牛、劉勤和他們的三個上高中的兒子,有資助對象劉兵和蔣小芳兩個特邀嘉賓,還有小芳的老師李秋菊。在劉兵和小芳的強烈要求下,把他們從山區接出來的吳玫也放下繁忙的工作,隨同赴漢。

在吳玫到張家集去接小芳時,李秋菊剛好在為小芳補課,聽說要帶小芳和另一名貧困學生去參觀武漢大學,她的眼中也流露出深深的渴望,好心的吳玫便將她一並帶了出來。

吳玫與李秋菊帶著劉兵和小芳坐在大牛的“比亞迪”上,男孩劉兵瘦瘦黑黑的,十分靦腆,小芳則要活潑許多。受大山裏新鮮的空氣和純淨的泉水滋養,小芳比去年出落得秀氣了,健康紅潤的臉龐配上一雙水靈靈的眼睛,人見人愛。一路上,劉兵雖然一直好奇地東張西望,但言語不多。小芳則像隻小喜鵲,嘰嘰喳喳地問這問那。當然,她問的最多的還是將要去參觀的武漢大學。老師李秋菊以及大牛和吳玫都沒去過武大,哪裏答得出她那些好奇的提問,卻又都不想在孩子麵前掉底子,隻好以暫時保密,到了武漢大學讓你驚喜來搪塞。好在武漢大學也確實馬上就要到了,小芳對老師說的百聞不如一見非常讚同,也就將滿肚子問題放了回去。

秋高氣爽,馬達歡唱,二百多公裏的路程在車輪下一閃而過。

張小山在武漢工作的高中同學豔子早早等候在武漢大學校門外,這是一個秀外慧中的中年女性,給人的感覺猶如秋日裏淡淡的流雲,自然而然地流露出一種飄逸的氣質,一種曠遠的優美。

豔子是張小山同學之間的昵稱,他向朋友們介紹時,則稱其為孫教授。原來,豔子是武漢另一所高校的教授,今天是專程來接待老同學一行,並客串武大的導遊。

閑話少敘,讓我們跟隨美女教授的腳步,好好感受武漢大學這所百年名校的滄桑與厚重吧。

在武大校門外合過影,豔子開始了她的講解。

“大家請看,這裏就是武漢大學。它坐落在風景迤邐的東湖之濱,珞珈山麓,占地麵積5500餘畝。它的前身是1893年由湖廣總督張之洞創辦的自強學堂。後來幾經變遷,在1928年正式定名為國立武漢大學。2000年8月,武漢大學與武漢水利水電大學,武漢測繪科技大學,湖北醫科大學合並,組建成新的武漢大學,成為一所涵蓋了文法理工農醫等11大學科門類的新型綜合性大學。

大家麵前是武大的牌坊式校門,作為武漢大學的‘門麵’,它可以說是兼大氣與古韻與一體。牌坊上用繁體從右到左寫著‘國立武漢大學’六個大字,牌坊背後的篆體大字‘文、法、理、工、農、醫’代表著武漢大學最初的六大學院,牌坊下的石碑上鐫刻著武大的校訓: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意思是自尊自強,煥發精神,刻苦學習,嚴謹治學,開拓創新,奮發進取。 ‘自強’二字取自《周易》‘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另外,武大的前身為自強學堂。‘弘毅’二字出自《論語》‘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遠’一語,意為抱負遠大,堅強剛毅。‘求是’即為博學求知,努力探索規律,追求真理,語出《漢書》‘修學好古,實事求是’。‘拓新’意為開拓、創新,不斷進取。”

教授就是教授,旁征博引,出口成章,很快就將眾人深深吸引住了。在小芳和劉兵聽不大懂的地方,劉虎等三個高中生自覺充當翻譯,使這兩個從山裏來的即將步入初中的孩子也聽得津津有味。

有美女教授的引導和講解,大家都對隨後的參觀遊覽充滿了期待,請讀者朋友們也稍待下一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