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參觀生產車間的打算,因劉洋麵有難色,且聽完介紹,小團隊的興趣也不是很大了,就此擱置。
和劉洋握手道別後,李斌有點不好意思地說:“國有企業,業績可能沒大家希望的好,但前景應該是不錯的。”
“前景豈止不錯,如果經營有方,前景應該相當廣闊,我們會納入自選股關注的。謝謝你了,李館長。”楊滿倉說的是真心話。
佛教信徒張春桃關心的不是上市公司,這不,她已經向張春茹打聽到了濟寧市區內有一個鐵塔寺,而且還是古人求子還願所建。走出魯抗醫藥公司不遠,她就提議去朝拜鐵塔寺,見領隊楊滿倉未置可否,張春茹進一步介紹道:“鐵塔寺離這裏不遠,開車一、二十分鍾就到了。鐵塔清梵還是濟寧古八景之一,值得一遊。”楊滿倉聽後一笑道:“小張都說值得一遊,那我們就去拜拜吧。”
不一會行駛到鐵塔寺街,遙見路北一座雄渾古樸的鐵塔似一杆神筆直插雲天。陽光下,玄色的塔身透著神秘,金色的塔頂噴光吐輝。
進入鐵塔寺,張春桃直奔大雄寶殿朝拜佛祖,眾人也隻好緊緊跟隨。佛教注重偶像崇拜,在中國,寺廟無論大小,都修建有大雄寶殿,並雕塑各種神佛塑像安置其間,以供信徒們瞻仰和膜拜。鐵塔寺的大殿內供奉的塑像為西方三聖及十八羅漢。所謂西方三聖,指的是佛教淨土宗所奉祀的西方三聖又稱阿彌陀三尊,中間是阿彌陀佛,左邊觀世音菩薩,右邊大勢至菩薩。西方三聖乃是淨土宗專修對象,阿彌陀佛代表無量光明,無量壽命,無量功德;觀音菩薩代表大慈悲,宇宙的大慈悲;大勢至菩薩代表喜舍。這三聖都是佛教信徒們頂禮膜拜的偶像。而羅漢則是佛的弟子和修得羅漢果的得道高僧,佛教中最著名的羅漢是傳佛衣缽的迦葉和阿難。
可以想象,從南北朝以來的一千多年中,鐵塔寺也和其他寺廟一樣,終年內梵鍾聲聲,香煙繚繞,佛號悠揚,在莊嚴神聖的佛像下,氣氛肅穆而壓抑。不管是身披袈裟的和尚,還是如螻蟻一般在無邊苦海中掙紮的百姓,大家都在佛的腳下虔誠得五體投地,尋找精神的寄托和靈魂的最後歸宿……
參觀寺內鐵塔時,張春茹講了那個求子還願的故事:“根據石佛銘文記載,這座廟院始建於南北朝時代東魏武定七年即公元549年,當時叫崇覺寺,寺內原來沒有塔。傳說北宋徽宗時,濟寧人徐永安常年在外經商,成為當地的富戶。但婚後多年無子,便到崇覺寺進香求子,許下誓願,如果得子將重修寺院,並鑄鐵塔以弘揚佛法。說也奇怪,第二年,徐永安之妻常氏便有孕在身,生下一男孩。徐永安非常高興,但因經商在外,便於北宋崇寧四年即公元1105年委托妻子常氏出麵,出資重修崇覺寺,並在寺內以生鐵澆鑄釋迦牟尼塔,在佛塔裏麵供奉佛像和舍利,報答佛祖送子之恩。 鐵塔計劃建九層,以弘揚佛家九九歸一、生死輪回的思想。鑄塔時將生鐵熔化成鐵水後,逐層澆鑄。當鑄第五層時,在地麵上熔化的鐵水待運到上邊時便凝固了,工匠們束手無策,被迫停工。傳說,得道成仙的建築業祖師爺魯班知道了此事,變成了一個白胡子老頭,來到鑄塔工地。領班工匠見這個老人仙風道骨,不同一般,便虛心請教:‘老人家,現在鐵水運上去就凝固了,沒法澆鑄,我們很著急,想不出辦法。您老年紀大,經驗多,有什麼好辦法嗎?’魯班一語雙關地說:‘我都是土埋脖子的人了,能有什麼好辦法。’說完,一陣輕風,人不見了。工匠們呆住了,好一會兒,領頭工匠猛然醒悟,這是祖師爺指點我們:將土堆到塔頂,在上麵熔化鐵水再行澆鑄不就解決了嗎。鐵塔建了七層後,因變故停工沒建塔頂,崇覺寺卻也因此改為鐵塔寺。所以,後人在讚譽鐵塔時,因無頂而遺憾地說:‘塔無頂,譬偉丈夫劍佩峨然,唯冠冕不飾,談者往往以為未盡觀美……’。到了明朝萬曆九年即公元1581年,龔勉任濟寧道,發動鄉紳名流集資,增建塔身兩級,添頂為銅製金章,四周垂以風鐸,使鐵塔方為完美。另外,還於鐵塔前邊建造了‘聲遠樓’,上懸一口碩大銅鍾。從此,鐵塔寺與‘太白樓’南北遙相對應,雄視無極,以垂不朽,吸引了不少名人誌士前來參觀。”
東方美女張春茹用優美動聽的普通話娓娓道出的千年往事吸引了眾人的心神,更吸引了劉偉的目光,他呆望著美女如玉似蓮的雙頰、嬌豔欲滴的雙唇以及傲然挺立的雙峰,整個人都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