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秦始皇拿這條神鞭有什麼用呢?”劉偉仍然感到好奇。
“用處可大了。有了神鞭,誰敢與之爭鋒啊?那不是找死嗎?但秦始皇並不敢把它用在戰場上。為什麼呢?他也怕殺人過多,觀世音菩薩一怒之下收回神鞭啊。他左想右想,決定用它來移山填海,朝大海開拓疆土。”吳玫好像什麼都知道。
“秦始皇用神鞭移山填海,觀世音菩薩會同意嗎?菩薩就住在南海裏啊。”張春桃表示疑問。
“觀世音菩薩也考慮過這個問題啊。菩薩覺得秦始皇這麼做利大於弊,況且人家是天子啊,神鞭在人家手上,就隻好由他了。而且那個秦始皇也不傻啊,隻填東海,不填南海。他不和菩薩爭地盤,菩薩管他幹什麼呢?”吳玫笑道。
張春桃和吳玫一問一答,搞的煞有其事,把大家都逗笑了。
“觀音菩薩怎麼會覺得秦始皇移山填海利大於弊呢?”楊滿倉也來了興趣,想為難一下吳玫。
“您想啊,那時候咱們中國人多地少,大部分土地都被海洋所覆蓋。秦始皇移山填海,擴大了陸地麵積,就會使老百姓有更多的安居之所,生產之地,菩薩大慈大悲,能不高興嗎?另外,菩薩掐指一算,東海龍王驕奢淫逸,把龍宮修造的比玉皇大帝的天宮還漂亮,此時正該他有一劫,所謂劫數難逃,哪怕他是龍王呢!”吳玫胸有成竹地說。
“這個我信。吳玫,你接著說,東海龍王當時有什麼劫數呢?”張春桃信佛,深信因果報應,在劫難逃之說。
吳玫笑道:“您接著聽就知道了。卻說秦始皇站在泰山頂上,手揮長鞭,將西北大小山脈一路趕向東海,浩浩蕩蕩,猶如驅趕一群綿羊。東海龍王深居富麗堂皇的龍宮,正在大宴賓朋,為三太子烏龍慶賀十八歲生日。觥籌交錯,祝聲琅琅,並不知道大禍將要臨頭。忽聽“轟隆”一聲巨響,水晶宮殿頃刻被大山壓頂,柱倒牆傾,蝦兵蟹將抱頭鼠竄,來不及逃跑的都成了肉餅。東海龍王敖廣顧不得家人,不對,應該叫家龍,逃往深海,其他成員大都葬身海底。隻有三太子烏龍,憑借年輕體壯和一身武藝法力,在壓住他的大山腹部左衝右突,硬生生闖出了一個容身的大洞。這個被烏龍闖出的山洞曲折回環,深邃幽長,冬暖夏涼,烏龍棲身於此,養精蓄銳後,在一個雷電交加的夜晚,騰雲而起,尋找他的父王去了。這個洞就是我們麵前的烏龍洞,大家仔細聽聽,還能聽見洞內隱隱有龍吟之聲。”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是真龍就不會受到久困啊。”張小山再一次感歎道。
在美女吳玫的帶領和解說下,大家隨後又遊覽了森林公園的雲台觀景區和鷹子洞景區,觀美景,聽傳奇,不亦樂乎。
本章主要介紹了大口森林公園秀美磅礴的九級天溪和奇特神秘的烏龍洞,還有其他好看好玩之處您想了解嗎?作者會在後續章節予以描述,敬請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