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章 帝王之劍3(1 / 3)

冷晴和梁笙昊的交談,最後的結果算是不歡而散——無論梁笙昊說什麼,冷晴始終或淡然處之或避而不答;梁笙昊一番努力卻沒有得到他想要的答案,最終隻得冷臉拂袖而去。

梁笙昊離開以後,冷晴卻有些茫然,抬眼望著無邊淒冷夜色,不知道眼下她這個無家可歸的人該何去何從……

站在宮牆下幽冷的燈火下,梳著望仙髻,髻上簪著一支純黑水晶參銀發簪,並幾朵素淨的天藍色珠花,耳戴一對銀累絲耳墜,穿一身天藍色霓裳衣,胸前係著深色紅的曳地絲帶,肩披墨色鑲同色毛邊的披風,腳踩深紅色錦鯉繡鞋的冷晴默默回首憶舒殿的方向……

最終冷晴默默搖頭——算了,憶舒殿她現在是絕對不能回去的,先不說梁儒明還躺在憶舒殿內殿裏,單是憶舒殿外殿裏還聚集著一大幫人呢!她才離開憶舒殿沒多久,現在要是折回去,指不定要招惹來什麼麻煩!

可是不回去憶舒殿……這龐大的宮廷裏,她又能去哪裏呢??

要不……還是出宮去朱府找朱梓陌吧……

朱梓陌是跟她一道入宮的,入宮的時候她可是答應了慕子儒,會在宮宴上好好看著朱梓陌的,結果卻……也不知道朱梓陌一個人出宮,有沒有安全回到朱府……

如此思索著,冷晴索性收回了望著憶舒殿的視線,轉身,朝著宮門的方向走去……

寒冬冷夜,本就不適宜出行,兼之今夜帝王駕崩,以至於偌大的宮廷裏安靜得嚇人。

無盡夜色下,一條長長的甬道深不見底,甬道兩側的宮牆下置著零星的燈火,幽幽的映照著甬道上的青石路。放眼望去,折射著幽幽冷光的狹長甬道上靜謐得無一行人。

冷晴獨自行走於幽暗的甬道間,燈火幽幽,四下俱靜,唯她的腳步聲空靈而清晰。

一路朝著宮門的方向慢步而行,冷晴腦海中一直在回想著之前她和梁笙昊的對話……

冷晴知道,梁笙昊的懷疑,隻怕不是他一個人的懷疑,而是憶舒殿裏所有人的懷疑!

雖然麵對梁笙昊的質疑時,冷晴可以坦然承認,所謂的“帝王遺命”是她編造的。可是除了梁笙昊以外,麵對其餘人的懷疑,冷晴卻隻能咬緊了牙關,絕對不能承認半個字!

梁儒明說過,梁笙昊雖然是皇子,一旦梁笙德出事,梁笙昊也有繼承皇位的資格,但梁笙昊是站在梁笙德這一邊的,且立場十分堅定,宛如磐石。

梁儒明還說過,若在需要之時,或是情急之時,隻要是出於有利於梁笙德的立場,冷晴都大可以去找梁笙昊相幫……

而最終,梁儒明給出了這樣一個論斷——隻要繼承他的皇位的人是梁笙德,梁笙昊絕對會是個忠君愛民的合格臣子。

梁儒明說的無比篤定,所以從始至終,冷晴從未去問梁儒明——為什麼梁笙昊作為一名有著繼位資格的皇子,卻如此堅定不移地支持著梁笙德?也沒有去問梁儒明,為什麼梁儒明敢如此確定,她去找梁笙昊幫助,梁笙昊就一定會幫助她嗎?

冷晴不去問、不去懷疑,是因為冷晴相信梁儒明的判斷,相信一個在那個至高無上的位置上坐了幾十年、嚐盡了各種陰謀詭計、人情冷暖的人的判斷——

於是……既然梁儒明說梁笙昊可信,那她就信梁笙昊可信;既然梁儒明認定梁笙昊能幫到她,她就也認定梁笙昊能幫到她……

正是因此,所以一直以來,在麵對梁笙昊的諸多疑問、質疑時,許多時候許多事,冷晴才會不刻意隱瞞,能告訴梁笙昊的基本都告訴梁笙昊了。畢竟要想尋求一個人的幫助,你先要在一定程度上取得對方的信任。

但是這種為了尋求對方幫助而取信於對方的事情,有可為有可不為。

冷晴是個商人,自是十分清楚一個道理:無論做什麼交易,即便利益再大,都不能將自己的老底和盤托出。若是將自己的老底全盤交了出去,一點餘地也不給自己留,那她這條路……隻怕也就走到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