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商稅(1 / 2)

崇禎八年二月十四日。皇極殿中大臣們依舊如故,啟奏著哪裏有災情,需要賑災,哪裏又被亂賊攻陷......

聽著他們爭吵不休,張磊對著下麵的大臣說道:“諸位愛卿,你們所說的這些要想辦到,總結起來就一個字‘錢’,所以朕想現在想知道如何才能充實國庫?其餘的話不必多說了。”

大臣們一聽到銀子,全都默不作聲,一個個你看我我看你,就是不說。看著他們的樣子,張磊也不指望他們能說出什麼建設性意見,隻好開口說道:“朕想要加收商稅,來充實國庫,不知諸位以為如何?”

“陛下,臣反對,祖製規定商稅三十稅一,豈可隨意增加。”一位禦史站出反對道。

“哦,朕如果記得不錯的話,祖製也規定商人不得穿戴絲綢,是也不是?”張磊反駁道。張磊見剛才說話的禦史此時無話可說,便大聲喝道:“回答朕的話。”

“回陛下,是。”禦史戰戰兢兢的回答道,他心裏後悔不已,自己沒事站出來幹什麼,明知道皇上這幾日不知道為什麼,總是做出人意料的事,自己還當出頭鳥。

“那朕是不是可以依照祖製,凡是穿著絲綢的商人全部都抓起來。”張磊陰沉沉的說道。

見皇上生氣,溫體仁跪道:“回陛下,太祖建朝初期,由於商業遭到破壞所以規定商稅三十稅一,但是經過兩百多年早已恢複,臣讚成陛下的主意。”溫體仁自從經過上次與皇上的談話,早已是如驚弓之鳥,生怕皇上秋後算賬。所以現在皇上所有決定,一律不敢反對。

“陛下,臣反對,陛下身為一國之君怎可與民爭利?”一些大臣見首輔退讓了,這可不行。他們或多或少都與商人有所牽連,一旦加收商稅,他們的利益必然受到損害。

“還是溫愛卿懂得為國分憂,朕想問一問諸位,以前加收遼響為何沒人反對呀?農民是我大明百姓,國家困難之際,朕可以向他們加稅,為什麼朕就不能加征商稅?戶部尚書告訴朕去年我大明商稅,入國庫多少?”張磊現在不得不和他們墨跡,隻能慢慢來。

“回陛下,去年征收商稅八萬七千兩。”戶部尚書候恂硬著頭皮說道,他心裏也看出皇上是鐵定要加收商稅了。

“你們聽聽這個數字,八萬七千兩,我大明商賈多如牛毛,竟然隻能收這麼一點兒商稅,不要以為朕不清楚你們中的某些人,和那些商人之間的勾結,朕以前不計較,但不代表現在,朕可以告訴你們的是商稅朕是加定了,膽敢反對者,一律拿辦。”張磊聽到這個數字心裏已是怒火滔天,整個大明這麼多商人,江南隨便一個富商的家產都要比這個數字多吧,所以現在也不管大臣們的反對。

“陛下,如此做法必然令人難心寒,......”不等這位大臣說完,張磊開口便道:“錦衣衛何在?給朕把此人拿下去,朕要知道他是否與那些商人有所勾結。但不準動用刑罰,隻要查清他們的家產是否有不法來源,到時候交給刑部處理。如若有的話,重重查辦。”

看著錦衣衛把早已癱倒在地的大臣拖下去,眾大臣是看出皇上是動了真怒了。皇上剛才說的話,他們其實心裏都清楚,自己究竟從商人那裏,每年拿多少孝敬,隻是平時當皇上不清楚。現在聽皇上的意思如果再反對肯定免不了被拿辦的下場,這些心虛的人自然開始下跪同意,還有一些人,當然是言官,有些見狀仍舊勸阻道:“陛下獨斷專行,豈是聖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