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懷孕:你準備細致了嗎(1 / 3)

第一節 懷孕的心理準備

1 準備擔負起做爸媽的責任

寶寶沒有權利選擇爸爸媽媽,但是作為爸爸媽媽,卻可以選擇是否要生下寶寶。寶寶的降生會給做爸爸媽媽的帶來很多歡樂,但同時也會帶來忙碌和慌亂。要想生下寶寶,就要準備承擔做爸爸媽媽的責任。在孕期,妻子需要丈夫的關懷與體貼,平時妻子能夠做的體力勞動,會因為孕期行動的不便而大部分轉移到丈夫身上;寶寶出生以後,隨著時間的推移,夫妻雙方對寶寶和家庭的義務也都在逐漸增加。

特別是隨著寶寶的降生,家庭的核心責任也會轉移到撫養寶寶上,所以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和得失而忽略了自己的寶寶,更不要因為夫妻關係的不和而去責罵寶寶。寶寶是每個家庭的未來,是每位爸爸媽媽奔波於社會的動力。所以,懷孕前的第一個心理準備就是要準備承擔做爸爸媽媽的責任。

2 創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

對於打算要寶寶的夫妻來說,營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想營造和諧的孕前心理環境,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夫妻雙方要善於主動調節心理平衡。不管哪一方,由於氣質上或性格上的原因而失去正常的心理狀態時,另外一方都應該巧妙地引導對方擺脫困境。

(2)要善於安排適宜的生活節律,以此來避免某種心理失調的產生。

(3)夫妻雙方要善於在特定的情況下,加強自身修養及處理與對方關係的“容忍度”。對於可以進行適當爭論的非原則性問題,在孕前可以先容忍下來,等到以後有適當的時機時再解決或者借助其他方法使之自然消化。

3 為生健康寶寶樹立信心

無論是正在期望懷孕,還是對懷孕抱有隨遇而安的想法,或是對懷孕以後可能發生的事情感到困惑、擔憂、恐懼,甚至是在還沒來得及做任何準備時小胎兒已經在準媽媽的子宮內悄悄出現等,夫妻雙方都應正確對待。隻要懷孕已成為事實,就要愉快地接受,而且要樹立自己能生個健康寶寶的信心。

每一位孕前的女性都應該用一種平和而自然的心態來迎接懷孕和分娩的到來,以愉快、積極的態度對待孕期可能會出現的各種變化,堅信自己能夠孕育出一個健康的小生命,完成自己讓寶寶平安地降臨到這個世界上的使命,這也是孕前女性所需要做的心理準備。

一旦做出準備懷孕的決定,自然要經曆一個從懷孕、妊娠直到分娩和哺育的過程。很多女性總是擔心自己的寶寶將來是不是聰明、健康,擔心自己的生活、工作是否會影響到寶寶的健康發育,甚至為此而憂慮重重。其實,優生優育並不是非常困難的事情,隻要夫妻雙方共同為未來的寶寶負起責任,科學合理地安排整個孕期的生活和保健,強化優生優育的意識,就一定能夠生出一個健康、聰明的寶寶。

第二節 懷孕的生理準備

1 了解孕前生理準備的內容

懷孕前最重要的準備就是女性的孕前調理,包括飲食、起居、運動、護理等各方麵的調理。孕前的調理時間一般為3~6個月,所以打算懷孕的夫妻雙方必須注意在孕前半年做好孕前生理準備。

(1)孕前3個月,夫妻雙方都要保證身體健康,若一方患有結核病、肝炎、腎炎,特別是女性若患有心髒病、糖尿病、甲亢、腫瘤等疾病時都不宜受孕。病愈後,還要再過3個月才能受孕。

(2)孕前3個月,夫妻雙方都應盡可能地杜絕飲酒。

(3)女性孕前應及時治療牙病。

(4)不要在夫妻雙方疲勞時同房受孕。

(5)女性要把體重調整到正常狀態,避免過胖或過瘦。

(6)女性從事的工作如果對胎兒有害,必須在孕前3個月暫時離開工作崗位。

(7)夫妻雙方用藥時一定要慎重,要禁用含雌激素的護膚品。長期采用藥物避孕的女性,要在停藥6個月後再懷孕。

(8)以浸洗的方法去掉殘留在蔬菜瓜果上的農藥。

(9)為減少“早孕反應”對身體造成的營養損失,女性要在打算懷孕前的3個月積極進食富含營養素的食物,如含葉酸、鋅、鈣等的食物。

(10)在打算懷孕前的3個月,女性應多吃瘦肉、蛋類、魚蝦、動物肝髒、豆類及豆製品、海產品、新鮮蔬菜、時令水果;男性應多吃鱔魚、泥鰍、鴿子、牡蠣、韭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