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8章 交高人行高遠—初二秭歸遊(2 / 2)

確實,有點酒精下肚,人的熱量馬上就上來了,身上的寒氣也漸漸退去。到漂流碼頭,我們換上漂流服,兩人一組坐上橡皮艇下水了。

兒子和他爸一組,我和另外一個同學一組,我們兩隻皮劃艇始終漂在隊伍的前麵。兒子是第一個到岸的,他很高興能在這幫高人中爭得第一。

漂流的驚險刺激,使大家忘了寒冷。上岸後大家還在熱議著漂流中發生的趣事,讓那些沒有參加漂流的同學感到後悔。由於防護措施做得好,漂流後沒有一個人受涼得病。

其實,旅遊是鍛煉身體的一個很重要的方式。孩子在發育過程中,更需要各種形式的體質鍛煉。身體好了,孩子以後能應對各種自然條件下的生活。

漂流的感悟

兒子那年十一,跟隨父母參加他們的同學聚會。記得到達秭歸當晚的聯歡會,那些叔叔阿姨們仿佛變得跟我們一樣大,率真而又充滿激情。

“曾經的和永久的,那就是這份同學情。”

40多位同學,人人都上台介紹了自己畢業後的情況,看上去很平靜,很隨意,偶爾還有人露露絕活,唱上兩段。但台下每個人,眼神深邃,神態莊重,似乎腦中千萬事翻滾起伏。

輪到一個叔叔講話,他深情地朗誦他寫的詩,詩句對每位同學進行了描述與評價,台下聽的叔叔阿姨們都熱淚盈眶……從他們這晚的“談話節目”裏,我開始懂得了,要想取得成就,一定需要不斷奮鬥與拚搏。

九畹溪漂流前,為驅寒,我們痛飲了當地大受稱讚的“刀穀酒”。

它酒甘、色淡黃、味香,溫髒暖身,祛寒驅冷,真是好料!飯後上車後我們直指出發點。恐怕溫度是有點兒低,寒氣逼人,靠近水時感覺更甚。等到穿上救生衣、戴上頭盔後,不知從何而來的一股勁,冷的感覺一掃而光。進“艙”下水,漂流開始了。九畹溪漂流全長7.2千米,險灘、急流38處,但都是有驚無險。至於山中的秀美景色,更是誘人。我和父親一艇,艇隨水直瀉而下,還繞過了幾塊攔路的巨石。

不知怎麼地,前麵沒有我們同行的人,後麵也沒有,可謂“前無阻敵,後無追兵”,正可以閑適地玩賞山水。

山與水的交界處,總有幾株奇特的植物——長條狀的,似柳非柳、似藤非藤、似樹非樹,也不必細究——獨自向著岩壁上方攀爬。上方似乎“人丁興旺”些,綠色自下往上爬滿了整個岩壁。還有一些植物,硬生生地把攔路的巨石鑽開了口子,綠色的細芽從中伸出。也許不久,它又要向上挺進,因為它渴望更多的陽光、雨露。

我們欣賞植物,被它那種永遠向上的精神所感動。漂流不知不覺結束了,高山、瀑布、溪流被拋在腦後,我的心靈則升華到了三峽萬山的絕頂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