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塗山賭場是越南唯一的賭場,若論規模,簡直微不足道,它隻及澳門賭場的百分之一,而澳門賭場又隻及拉斯維加斯賭場的百分之一。然而,這樣一個賭場,對於一個剛剛打開國門的社會主義國家來說,其影響非同尋常。
我們既然來了,我就想讓兒子進去開開眼界,看看賭場是什麼樣子。好在兒子長得高,跟我們一起混進去了,同行的那個小朋友被攔在了外麵。
我們進賭場轉了一圈就出來了。培養孩子應該全方位、多角度進行。正反麵的東西都應該讓孩子看看,既培養孩子用開放心態去看待社會,對待人生,同時通過正反的對比,增強孩子的免疫力。
踏出國門半隻腳,雨打芭蕉南國情
兒子越南之行說來很有趣,不需要辦護照簽證,用邊防證就可以出國;越南北部自然風貌和廣西南部幾無差別;同為社會主義製度,同有著濃厚的經濟發展味道,同樣是一張張期待變化、盼望美好明天的臉孔……我們確實離開了中國,卻進入了一片與中國如此神似的土地。
越南肯定不是熱門的旅遊目的地,但越南的風情的確值得一看,因為它新奇但並不令人感到陌生。看來,我隻是半隻腳踏出了國門。
先說說河內。在河內的那兩天細雨濛濛、時斷時續。冬季南國伏著一層紗一般的水霧,韻味十足。可大街上絲毫沒有這種韻味,到處是熙熙攘攘的摩托車,那氣勢可以和當年北京的自行車大陣一較高下。
抬頭看,河內的大街許多林陰茂密,亞熱帶風情罩住了整個路麵,把每個路人都罩得嚴嚴實實,也抵擋了細雨的涼意。街邊店麵很多,銷售各種物什,還有小攤小販在景點附近兜售吃喝和小玩意兒。
我記得當時買了隻幾千越南盾的雪糕,還沾沾自喜有大款般的揮霍感。
河內兩個景點讓我印象深刻。一是越南戰爭博物館,二是胡誌明紀念堂。我沒去過祖國的首都,卻先去了他國的首都;沒瞻仰過中國黨和人民的領袖毛主席,卻憑吊了毛主席的國際戰友、越南人民的領袖胡誌明。
戰爭博物館的第一展廳說的是越南抗法和抗美曆史,慶幸的是我之前已依稀知道這些曆史,展示的內容還能看得懂一二。
第二展廳展出的是中越戰爭內容(我們叫“對越自衛反擊戰”)。自衛反擊戰我不太了解,但是可以猜出其中的意味:試想,日本客人參觀中國的抗日戰爭紀念館會是種怎樣的感觸?而胡誌明紀念堂的氣派修得不比毛主席紀念堂差,蔥鬱的樹木環繞、莊嚴的樓宇靜臥。
胡誌明的相貌現在我一點都不記得了,但映在腦海裏的情景是,天空中淅淅瀝瀝的小雨和緩步排隊前行的遊客們——遊客們步子緩慢得仿佛在穿越曆史時空隧道。
越南的一處勝景是被譽為“海上桂林”的下龍灣。在海中,船就是我們的腳,我們踏著翻騰的波浪在山的森林中穿梭。越南漁船踏浪而來,歡歡喜喜地兜售著魚蝦貝殼和各式海裏撈上來的玩意兒。
海中矗著山,山中還藏著洞。外有浪拍石岸,內有水滴鍾乳——你怎麼也想不到,任憑大自然的磅礴偉力也要千百萬年,才能塑造這片海上峰群的奇景。自然之美要賞,可再沉溺於小山小水就索然無味了,要賞就要賞天下奇景、萬鈞磅礴、鬼斧神工。
異國、美景實在讓人流連忘返,越南之行似乎也滿足了老媽的初衷,我感到自己多少有些變化,與人交往沒那麼費勁了。但遺憾的是,我沒有留下文字記錄。初中以來學業漸忙,有時想偷懶省事,節約幾百個字的墨水錢,卻不料流失的卻是彌足珍貴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