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長跟我討論,要是碰到旅遊中的不好現象該怎麼辦?孩子好的沒學到,反倒受壞的影響不就麻煩了。
比如說他的孩子跟學校組織的團到國外遊學,孩子回來說受不了國外孩子的做派,小小年齡就談戀愛接吻。
我對那位家長說,對負麵的東西要做具體分析。
你孩子看到的西方小孩接吻現象,我們要這樣看:西方人比較外向,東方人比較含蓄。對於學生階段的早戀,西方人是持開放的態度,在我國是不被認同的,這中間有東西方文化差異的問題,在國外能做的事,在我們這裏就不一定能做。
對旅遊途中不守公共秩序而影響大家利益的人,我們不要去效仿,而要進行勸阻;對不講衛生的行為,即使管不了,也不能去學。
我們要具備基本的公德修養,如公眾場合不要大聲喧嘩、適當地謙讓、遵守秩序、不亂丟棄物品、說話有禮貌等。即使這些公德孩子沒有完全養成,也可以在旅遊中補上這一課。
沒人願意經受坎坷與磨難,但當坎坷與磨難來臨而又躲不掉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正確麵對。意外出現的困難或麻煩,在旅行途中經常會碰到。
記得第一次帶學生到上海就碰到麻煩。那天,我們準時到達上海火車站,一個小時後到住地,已經過了吃晚飯的時間。大家餓了,本指望到住地後好好飽餐一頓,沒想到停電了。原來下午的一場大雨,把我們住地的線路搞壞了,雖說一直在搶修,但我們到時還沒修好。
我和孩子們站在黑暗中等來電,又餓又累的有些受不了。在等待的一個多小時裏,我接到了許多家長抱怨的長途電話。看來出師不利,既影響了孩子們的休息,又影響了孩子們的情緒。
為緩解孩子們的不滿情緒,第二天在去景點的車上,我跟大夥聊了一個話題:如何麵對旅途中的困難。
我說,我跟大家一樣,不想吃昨天晚上的苦,但碰到了怎麼辦,發火罵娘有用嗎?這樣更會消耗我們的體力、破壞我們的情緒。看開點,就當是我們這次勵誌修學增加了一項磨練意誌的內容吧。如果過了這一關,我們的耐挫能力就會長一分。
人生旅途中碰到的困難,遠遠大於停電這類小事。隻要我們心態好,凡事多往正麵想,就能一笑了之,坦然麵對。不要因為昨天的不快,影響我們今天遊玩的心情。看到孩子們漸漸綻放的笑容,我想我的話起作用了。
在組織去看世博過程中,我就聽到很多家長說不去,理由是別人都說人太多了,要排很長的隊。有個朋友也勸我說別去,他們一家已經去過,沒什麼好看的,時間都花在排隊上。
聽了這些話,我也覺得挺沒勁的,但網上一篇“千錯萬錯,不能讓孩子錯過上海世博”的文章激勵了我。作者在文章中寫道:一旦帶上孩子看世博,情況就不同了,就變得非看不可了,就大有看頭了,就功莫大焉了。
確實,上海世博對孩子了解世界、學習知識、磨練意誌都有好處。因此,每批營員入園前我都要進行一番教育。
我跟營員們說,世博園人多可怕嗎?不可怕!世博園好像一個競技場,智者贏、速者勝。競爭對每個人來說是避免不了的,世博園內的競爭根本不算什麼。
世博園內這點小小的競爭就讓我們退縮,以後我們還能幹什麼?競爭無處不在,令人害怕的是沒有競爭意識與競爭能力。我們出來旅遊看世博,一方麵長見識、開眼界,另一方麵就是要全麵鍛煉自己,一舉兩得,何樂而不為呢!
孩子們聽了我的話,覺得來世博園玩很有意思,對園內人多的事實也能接受。一般第一天不想排隊,到了第二天主動跟老師提出去看排隊的館,因為不排隊的館不好看。在回住地的車上,大家還會交流少花時間多看熱門館的心得,個個心情愉悅,自然就不覺得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