詞曰:烽火燒遍諸侯,千古興亡過手,數來功臣名將,不過三五英雄,征塵煙硝,百戰金甲兜鍪。
故壘濤聲依舊,成王敗寇。自古多情,月如鉤,問誰能成霸業,南來北往,徒增無數荒丘。
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自盤古開天辟地,萬物繁生,或多跡象,又經曆滄桑變幻,鬥轉星移,終於成這一方形勢。
說一人姓呂名成龍,字伯明,燕山人氏,祖上三代為官,後來遭遇天下大亂,棄官歸隱,不問世事。其父名鍾,善經商,為燕地首富,田宅萬畝,可惜早喪。呂成龍其人長相英偉,雙瞳黑目,一頭黃發分散,儀表不凡。少時便以王佐之才成名,自負能匡扶天下,慕名拜訪者,不在少數,大多不曾謀麵。而他頗有韜略,兼有過目不忘之能,家藏典籍,三教九流無所不有,涉獵經典,無所不通。更兼有武力,左右可開弓三百石。且常與人議論時勢,出言匪夷,大多言中,人皆異之。
時塞外有一國名胡,國主陳霸先曆先代基業,草創建國,年號大聖,登基十六載,勵精圖治,國力由弱轉盛,由小漸強。然強國不外乎擴展疆土,征討臣服諸國,而做這些必以招攬人才為先,遂向國內發榜招賢,可惜來者甚稀,霸先鬱悶非常,而這時又做了一個奇怪的夢,夢見日從東升,月從旁起,日月同輝,天下大白。不知吉凶,早晚茶飯不思。
上朝時,將夢境說與眾臣,太子陳琛道,“父王整日為國事忙碌,可能是憂勞所致,夢境無所謂吉凶,父王保住身體,萬歲健康,則是國家之幸,吾等臣子之幸。”
霸先卻搖頭,問丞相陳琳道,“丞相可會解夢,不如替孤解解如何。”
陳琳點頭,沉吟道,“近來大王為招賢一事操勞過度,而夢見日出東方,天下大白,正應了東方有賢才出世,而天下大白,說明此人能助我國強盛,恭喜大王,不久便得人才。”
陳霸先半信半疑,自言自語,果真有應夢賢臣麼?
上大夫張揚最會察言觀色,看出霸先心思,遂進言道,“大王不必憂慮,向來賢才多遠離市井,不涉凡塵,正所謂草莽出猛士,深山有賢臣,大王既然求賢如渴,定然能招攬天下賢才,造福我邦。”
霸先沉吟尋思,點了點頭道,“張大夫說的雖然有幾分道理,但是我國真有這樣的人才麼?”
張揚笑道,“當然,臣就知道又怎麼一位,此人乃是燕山名士,名叫呂成龍,字伯明,有王佐之才,遠近聞名,若得其為輔佐,則大王霸業可成矣。”
霸先喜道,“有如此人才,何不早言。”
張揚道,“此人性情古怪,隱居在靈雲山,一向不世出,隻怕難以請來,若陛下真有此心,微臣就替王上走這一遭,請他出山。”
二王子陳光武卻出班道,“我亦知此人,早先朝廷叫他出來做官,可這人恃才傲物,居然故作清高,躲了起來,兒臣看那人不過須有其名,未必有真才實學,所以才不敢出山。父王何必為這種人上心。”
三王子陳子讓更是叫道,“父王,幹脆讓我帶兵把他捉來,帶到父王麵前,看他到底長得什麼樣,怕是沒有什麼才能,摸樣也長得嚇人才不肯出來吧”。
此言一出,頓時惹來朝堂上一陣哄笑。
霸先揮手嗬斥道,“刁子,你懂得什麼,還不退下。大才難得,若真是一名賢士,何妨吾親自去請,如此無禮,如何能得到賢者輔佐。為王者,理當禮賢下士,愛民如子,爾等休得造次。”遂決定親自上門拜訪。
陳霸先與上大夫張揚等人便裝出行,扮成商人,微服到了呂成龍莊上,但其家人連門也沒讓進就把二人轟了出來,換了常人定然生氣,陳霸先卻恭恭敬敬地在門外又等了兩個時辰,看門房的老仆人實在看不過去,悄悄告訴他們,呂成龍不在家,而是上靈雲山訪友去了。歸期卻不確定。
這時張揚卻也沉不住氣了,“大王,此人名不副實,未必有才,眼看天時不早了,我們還是回吧。到了靈雲山已經傍晚,怕是不安全,要是您有個危險,微臣可擔當不起”
霸先卻堅定道,“靈雲山不過幾十裏路遙,這一趟非去不可。未見麵怎知他有無才能,本王要親自前往,去證明一番,更要讓天下人都知道,本王的心意。再者半途而廢,亦非大丈夫為。”
霸先又交代張揚置買禮品,而後雇了輛馬車前往靈雲山,等到靈雲山腳下,已經天黑,馬夫再不願上山,陳霸先、張揚二人隻得徒步上山。其時山上夜風呼嘯,百草蕭瑟,莎聲真真,遠望山頭,峰巒疊嶂烏呼,盡埋在一片煙幕中,真應了山雨欲來風滿樓了,二人或走或停,轉來轉去,終於失了方向。張揚建議道,“大王,咱們還是下山吧,眼看大雨將至,咱們得找個地方避雨才是。”
陳霸先一心想尋得應夢賢臣,不忍半途而廢,焦急不已,此刻真真陷入兩難了。
正在鬱悶之時,忽見得山腰有隱約瑛光閃現,陳霸先遂望著光亮尋去。等到接近時,眼前出現一處茅草房,從屋中隱約傳來歌聲,伴有擊碗箸相和。陳霸先停住腳步,側耳聽來,隻聽歌聲清唱道,“人生漂泊成半載,兄弟把酒言歡兮。時不在,歸去來,若成他朝王興事,依舊此處踏聲還、、、”
推門進了茅草房,但見屋內六人圍著酒桌,喝的正興濃,有說有笑,觥籌交錯,碟盤菜肴所剩無幾,有說有笑,還有人擊築而歌的。場麵很熱鬧,而尤以當中舉杯高歌之人最為顯眼。
張揚小聲道,“他就是呂成龍。”,霸先頷首知曉。
但看呂成龍生得器宇軒昂,身高八尺,目光如炬,此刻是一身布衣,頭發瀟灑的披散,倒有些書生意氣。二人進得屋內,那些人見到陌生人卻不意外也不歡迎,自顧談笑風生。霸先隨從皆震怒不已,霸先止住從人,說明來意,呂成龍起身一拜道,“鄉野村夫,何勞大王親自駕臨問詢。”遂與好友告別散席,此間雜亂不能說話,二人就在屋後的小閣中談話。
霸先道,“早聽聞先生通古曉今,博覽經典,不知對治國有何方略見識。”
呂成龍一揮手中蒲扇,也不拘謹,為陳霸先盞了杯清茶,笑道,“治國方略,在下實在不敢當,不過我倒是可以為大王提一些建議,治國莫若強國,強國莫若強兵,胡國方圓百裏,四境之內再要發展,也不過是百年之基業,然四夷虎視眈眈,久窺中原,卻是不得不防範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