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紐約時報漂洋過海的長篇報道,方聲洞這個名字一下子響徹了整個中華大地,成為革命黨的一麵鐵血旗幟,情真意切地報道仿佛是為中國的革命點亮了一盞指路明燈,從南到北、從東到西全國各地的人們都開始將武昌視為革命的聖地與搖籃,無數的有誌、熱血青年都開始紛紛地從各地湧向武昌。湧向這座千年以來依舊煥發革命激情與新生的城市。
就在上海一座頗具西方設計的氣派建築內,此時的孫中山正端坐在客廳柔軟的沙發上,仔細地閱讀著報紙上關於安娜對於方聲洞的報道,在他的麵前放著一杯剛剛衝好的上好咖啡,旁邊端坐著黃興、陳其美以及隨同孫中山歸國等人。
“孫先生,這個方聲洞太自以為是了,他把我們革命黨當什麼呢?沒有經過黨內同意就隨隨便便接受外國報社的采訪,還自稱什麼是您的學生,無恥可笑。這種無組織無紀律的行為我們黨內要嚴加懲治,還有,發表這種帶有明顯政治偏向的社會言論,很容易引起外交糾紛及抗議,英國駐上海領事享利已經向我上海都督府發出外交照會。”
上海都督陳其美不等其他人先發言,搶先落井下石地說道。其義憤填膺的表情不知道的還以為方聲洞掘了他祖墳似的。
其實也真不怪他,是誰眼看著就要到手的漂亮妹紙,結果被不知道從哪裏冒出的王八蛋給無情的泡走了,,未了還滿世界的到處宣揚,一樣也會像他一樣的憤怒。
此時陳其美的心裏是酸溜溜的,本來自己為了爭奪這個上海都督的位子,可謂是絞盡腦汁,什麼下三濫的手段都使出來了,還不容易在賠了一個結拜兄弟外加刺殺的手段奪得了上海都督的位子。
再通過迎接黨內領袖孫中山歸國的功勳,按說革命首勳是非自己莫屬了,以後自己的地位也就水漲船高了。卻不料冒出方聲洞這個異類,打著革命的旗幟儼然成為革命黨的後起之秀,這能不使的向來心中狹隘的陳其美恨得是咬牙切齒,自然欲除之而後快了。
“英士兄這話說的就有點太過了,所謂的采訪之事,黨內向來標榜以言論自由,所以說方聲洞他接受采訪也就無可厚非了。
再者,我們都是三民主義的信徒,稱作逸仙的學生也是理所當然之事,通過此次的報道我們革命黨可謂是名傳於國內及海外各國,孫先生的三民主義也恰逢其會地再國內得到更加廣泛的傳播,至於英國領事向我們遞交的外交照會,我們大可不必理會,畢竟他還沒有在國際上承認我們革命黨武裝的合法地位。“
黃興一聽陳其美開口就將矛頭直指方聲洞,便急忙對在場的人們辯解地說道。畢竟當年的這個小老弟與自己在廣州起義中並肩作戰過,同時也是靠著方聲洞的巧計妙招,使得起義失敗而造成損失慘重的革命同誌們不至於全軍覆沒。
在場的所有人看著陳其美和黃興兩人顯然是各執己見,互不相讓。眼看隨時有爆發爭吵的可能性,空氣中已經散發出若有若無的火藥味。看著這兩位黨內的大佬級人物,所謂神仙打架,他們哪裏會隨隨便便地摻和進來,自然是眼觀鼻、鼻觀口、口觀心的等待著,等待和孫中山最後的拍板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