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賽不會總按你設計和所想的方向發展,時間仿佛過得很快,一下就來到了下半場三十分鍾。
離比賽結束還有最後的十五分鍾了。
整個下半場,讓人覺得非常沉悶,和上半場梅花間竹般的進球相比,確實枯燥了許多。
枯燥並不意味著比賽不緊張,隨著蘇聯隊隊員們慢慢進入狀態,那種緊張的氣氛再一次蔓延。
蘇聯隊放棄了地麵進攻,改打高球!
這樣的戰術是在落後時的無奈之舉,也是無數球隊所采用過的,完全就是一處搏命的打法,把所有高大的球員都放在對方的禁區裏,然後利用他們的爭搶來製造混亂,在亂中尋找機會,這是最簡單、最粗暴的進攻方式。
在上一場和羅馬尼亞隊的比賽中,對方在最後時刻也采用的是這種戰術。
隻是還有十五分鍾就用這種戰術,會不會太早了!
還是他們太心急了。
畢竟兩個球落後,他們也要和時間賽跑。
行,就讓你們進一個吧!
江亦辰淡淡一笑,他決定不再參與防守,能不能守住,完全看隊友們的。
別說,曾秀全等人還真的很爭氣,一次次搶到高點,而且第二點的控製中國隊也做得不錯,蘇聯隊這種狂轟濫炸的戰術對他們根本就沒有什麼用。
頂過了一輪攻擊以後,蘇聯隊明顯有些泄氣。
對,遠射!
隻要有機會,他們就會在外圍起腳射門!
這和吊高球的戰術差不多,並不期望第一腳射門就能得分,而是希望利用遠射製造出混亂。
還是想亂中取勝呀!
場麵越亂,對中國隊實際上更有利。
比賽變得雜亂無章,節奏也被打亂,而且球出底線和邊線的次數更多,每多撿一次球,就會浪費掉一些時間。
對了,那個年代,還不是多球製,在場上隻有一個足球。
撿球的時間也會算到比賽裏去。
許多年輕的球迷可能不太理解,為什麼要隻用一個足球呢?球出了邊界還要慢慢去撿,然後再踢回場中,不是太浪費時間了嗎?
說得不錯,可是足球的發展有其局限性,在那個年代,人們認可的方式就是一場比賽隻能使用一個足球,除非那個球壞了。
今天想想,這種規定是不是有些奇葩呢!
這樣的比賽其實內容和質量已經不高,雙方完全拚的是運氣。
哎!
踢到這個份上,還真是種悲哀。
這是足球的退步!
江亦辰覺得這樣踢下去,他有些對不起球神,對不起自己的良心。
電視機前那麼多球迷,他們不會隻為了看一場亂戰,他們要看到的是技戰術水平更高的比賽呀。
混亂持續了幾分鍾,蘇聯隊的隊員們看上去更加無奈。
無論怎麼攻,都無法攻破中國隊的大門,反而是中國隊踢得更有章法,更有理性。
看來,一場失敗是無法避免的了。
看起來,比賽真的不會有變數了,人們都希望這場比賽早一點結束。
蘇聯隊在前場得到了一個任意球。
這是他們改變比分的大好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