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亦辰的位置沒有那麼靠後,大多數防守任務隻能交給四名後衛。
他也沒有想過要擠到中後衛的位置去參與防守。
如果是這樣的話,極有可能防守會出現空當,給對手機會。
不可能什麼事情都去幫他們做,現在正是考驗隊友們的時候。
他示意兩個邊路的中場球員適當的回撤,一定要頂住對方的這一輪攻擊。
這樣一來,首都體大的陣形也發生了變化,在前場隻留下兩名球員,其他八名球員都集中到了禁區前沿。
在邊路,至少保持有二到三名球員防守,兩名中後衛和另一側的邊後衛則收縮到了禁區裏,後腰的邊前衛回撤到了禁區附近,協助防守。
人多未必能夠代表防守嚴密,關鍵還是要看彼此之間的配合和補防意識。
北大聯隊的火力越來越猛,壓得他們喘不過氣來,很難再分心投入進攻,他們得球以後,麵對對手的逼搶,為了減少失誤,通常都是一腳開到前場。
所幸的是離上半場比賽隻有十分鍾左右,隻要能夠頂住這十分鍾,中場可以有喘氣的機會,下半場就會好踢得多。
而且有江亦辰的存在,球一旦到了他活動的範圍,很快就會被瓦解,加上江亦辰會有意識的把比賽節奏放慢,可以讓隊友們有短暫的調整時間。
局麵確實有些被動,不過對手始終不能形成進球,焦慮寫在了他們臉上。
業餘球員能夠有這樣的戰鬥意誌和取勝欲望,屬實可貴,這場比賽的水準雖然不高,可是隊員們所體現出來的對足球的熱愛,絲毫不亞於那些職業球員,這也是讓江亦辰高興的地方。
他不想再放大自己的作用,比賽還是要交還給他們。
隊友們越來越依賴江亦辰,在得球之後,第一時間都會想到江亦辰,隻要把球傳給他,所有的危險就會暫時化解。
如果江亦辰願意多控製一會球,其實他們真的不用這麼累。
這個問題好像也有人發現了,在空隙,有人走到江亦辰身邊,“你為什麼不多控控球呢?一得球,就傳出去,你要知道,其他人未必能夠把球處理好,你還是讓他們跑出好位置再傳吧!”。
他們說得肯定沒有錯。
隻是他們不知道江亦辰真實的想法,他不想成為這場比賽的主宰,他希望隊友們可以在這樣強大的壓力下去踢球,那樣才能夠得到更好的鍛煉,也更有價值。
可是如果不那樣的話,又有些說不過去。
既然隊友們這樣講,江亦辰也隻好暫時改變一下思路。
他加強了控製,得球以後不再立即傳出去,球在他腳下至少要停留幾秒鍾,這樣一來,局麵頓時發生了變化,隊員可以從容的恢複陣形,等江亦辰把球傳出來以後,他們無論是進攻和防守的位置都已經到位。
就算這個時候再丟球,也不會顯得那麼狼狽。
可是這樣的話,北大聯隊就更難進球了,這樣比賽對首都體大越來越有利。
不行呀,這不是小爺在真正踢了嗎?
江亦辰有些不樂意,他可是有著做“球王”夢想的球員,怎麼可以在一場業餘比賽中搶盡所有的風頭,這樣對校園足球的發展,對於兩支球隊的進步,都是不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