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陣容是死的,人是靈活的,可以隨時變陣,一支球隊就要出奇不意,不斷變化,讓對手難以捉摸。
大家輕輕點了點頭。
“好吧,那就開始訓練,注意在攻守時,陣形的變化。”。
在江亦辰上前的時候,龐光會移以邊路,其實孫臏在邊路也是一把好手,他的位置相對也比較靈活,他到了邊路以後,李寧會回撤到前腰位置,龐光就變成了單前鋒。
幾名前場球員可以踢多個位置,這樣會讓對手更加難以防範。
宋玉對這個陣容也沒有提出意見,換成其他隊員恐怕會不願意了,他上場比賽進了兩球,算得上是球隊的功臣了,居然被放到替補席,沒有怨言怎麼可能。
可這是江亦辰的決定,他知道,在這場比賽中,沒有安排他首發,才是戰術中最重要的一環。
以江亦辰和他的關係,已經不用多做解釋,二人之間自有默契。
其他沒有被安排到首發的球員同樣也很清楚,要隨時做好上場的準備,每一個人都要為球隊做出貢獻。
這場比賽拿下來以後,最後一場比賽不出意外的話,隊內沒有出場的隊員都將獲得機會。
他們好像是故意似的,這個消息很快就傳了出去。
阿克斯隊的球探也知道了。
賽前過早公布出場隊員名單,本就是一個大忌。
除非你的實力高出對手一截,否則對己方是不利的。
但有的情況下,一支戰術成型的球隊,主力陣容其實也變化不大,從另一個角度講,過早的公布也未必是壞事。
最好的變化有時就是沒有變化!
以不變應萬變,同時又有著深厚的板凳陣容,無論哪一個人出現了問題,球隊都能及時補充和調整。
玉峰隊還沒有達到這個境界。
雖然堪當大任的球員有十三、四個,應付一場比賽應該足夠,怕的就是出現傷病和停賽的情況,加上賽程密集,球員的狀態難免出現下滑,就會影響成績。
還需要挖掘呀,除了首發陣容和宋玉、李東華、張教頭之人以外,玉峰隊可用的人其實並不多。
江亦辰也一直想在這上麵做文章,可球隊隻有這些人,該挖掘的已經挖掘了,剩下的人隻勉強可以打打替補,偶爾應應急。
如果是在他那個世界,球隊可以從青訓營裏提撥一些球員,或者從另外的球隊挖一些有實力的球員進行補充。
在這裏,可以選擇的球員麵太窄了。
江亦辰和隊友們踢完了訓練賽以後,獨自坐到場邊。
他在觀察思考,要怎麼樣才能夠解決這個問題。
青訓?
這裏沒有青訓,可也有不少年輕人在踢球,他們的技術大多數還沒有成形,難堪大用!
可這也未必呀,這小子腦子一轉,不如拉一支青年隊來試一下,或許會有驚喜呢?
手機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