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澄清關於雲計算的5個誤解
行業資訊
作者:李丹宇
摘要:雖然許多企業已經開始使用雲計算,並享有雲計算帶來的成本、靈活性、擴展性方麵的優勢,但是,依然有很多對雲計算有質疑的聲音。文中就當前人們對雲計算的一些誤解,聘請有關專家進行了澄清。
關鍵詞:雲計算;澄清;質疑;誤解
現在,雲計算已經走進企業,徹底改變了企業獲取並使用信息技術的方式。雖然許多企業已經開始使用雲計算,享有了雲計算帶來的成本、靈活性、擴展性方麵的優勢,但是依然有很多對雲計算質疑的聲音。為了打消人們對雲計算的顧慮,進一步促進雲計算的發展,Verizon Terremark公司歐洲、中東以及非洲部的副經理Gavan Egan在此澄清5個關於雲計算的誤解。
誤解1:雲計算不安全
這是雲計算討論中最常被提到的話題,因為儲存在雲端的數據包含敏感數據,稍有差池就可能會影響企業的聲譽和客戶體驗。其實雲端存儲可以跟本地存儲一樣安全。除了傳統的防火牆之外,雲端服務器還有多層安全防護措施。
第一層防護是有嚴格的安全檢查和先進的監測係統的物理安全防護;第二層是邏輯安全防護,即將各個雲客戶端與被防火牆分離的、各個用戶管理的網絡環境分開;第三層是入侵防護以及DDoS防護。除此之外,為儲存在雲端的數據加密、擴大企業自身的訪問權限、增加基於角色的訪問控製都可以提高雲端存儲的安全係數。
誤解2:雲計算服務是“最理想的解決方案”
雲計算的好處之一就是有很多不同的解決方案。雲計算既可以為簡單客戶提供服務(例如像個人網站、簡單的電子商務門戶網站這樣的簡單客戶,他們在選擇雲計算服務供應商時有很大的餘地),也可以為企業用戶提供服務。最重要的是在選擇雲服務的時候要按需合理選擇。
供應商可以按照客戶的需求製定個性化雲計算解決方案,每種方案的價格也有所不同。對於為企業提供雲計算服務的供應商來說,既不存在所謂最理想的解決方案,也不存在統一的解決方案。企業在選擇雲計算服務的時候要對服務的性能、可用性、標準完整的服務級別協議、違約罰金等幾個方麵進行綜合考慮,選出相對理想的方案。
誤解3:一朝雲計算,終身雲計算
許多企業都在擔心,自己是否會對雲計算供應商產生依賴。在傳統的IT界,無法實現數據融合是引入新技術平台的最大障礙。許多人認為,一旦將數據存入雲端,就不可能再將數據重新取回本地,即便取回本地,也無法正常使用。
這個擔心雖然不無道理,但是問題也並不是無法解決。企業在選擇雲計算服務的時候要注意供應商的產品是否遵循市場規範,例如供應商是否使用標準的應用程序編程接口(API)、導入以及導出虛擬機、將私有網絡與雲端進行無縫集成等等。隻要遵守了這些行業規範,企業就可以隨時決定是否繼續使用雲計算服務。
誤解4:以前的投資都白投了
持這種觀點的企業主要是那些花費多年建立了自己的計算中心的企業,他們砸了很多錢購置這些硬件,使用雲計算服務之後,他們認為這些硬件都白買了,之前的投資都浪費了。其實不然。使用雲計算並不意味著目前的設備就派不上用場。正相反,這些基礎設施可以提高企業的靈活性和可擴展性,而且省去了建設內部平台這部分的花費。
現在市場上有許多可以將內部數據和係統與公共雲計算環境完美整合的工具。最重要的是找到一個合適的雲服務供應商,製定出合適的雲計算策略,在不浪費已有基礎設施的前提下幫助企業使用公共雲計算。
誤解5:依從性與雲計算——自相矛盾
現在企業都在盡力滿足安全標準的規定。不管是HIPAA,PCI,ISO,SSAE16還是其他的安全標準,依從性對於每個行業來說都是不小的挑戰。對於雲計算來說也不例外。雲計算供應商正在非常積極地應對這個挑戰,以便為客戶提供安全可靠的服務。企業需要做的隻有兩件事,一是在向雲計算過渡時給予供應商更多的信任,二是在企業內部提供依從性支持。
總結
過時的信息、謠言或者不實的推論往往是造成誤解的原因。要解決自身的難題,企業需要做一些調查,並搞清楚自己真正的需求,最終選擇一個適合自己的解決方案。在選擇雲計算方案時,也要先搞清楚自己的需求,然後跟供應商說明這些需求,最後選擇一個能夠最大限度滿足企業需求的供應商進行合作。